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0
/ 2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周良成

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初级中学校四川广安 6380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实验是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于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和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基本相同,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这种教学仪器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而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受到限制,在新的理念“低成本,少污染,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废弃物”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想象、探索、研究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学生在动手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将自己的设计、想象与智慧融入其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制教育;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5-0045-01

一、自制教具的基本方法

自制教具因为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原因,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因为自制教具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作者自行创意筹划,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可以在课堂上边讲边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使得自制教具有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可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工业成品无法实现的。

二、自制教具的使用原则

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吃透教材内容是先决条件。要知道教具在课程中的信息位置;教具本身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时所需要的环境和配合条件等。自制教具还要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这一基本要求。因为是自制教具,成本不高,容易复制,要尽可能多做几个,让每生都有动手使用的机会。有些随堂制作的简易教具,必须人人动手。一般是先由教师或一、二名学生做示范,示范当中穿插着讲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或在使用方法上有所改动,或把原有的教具适当改动,哪怕是不小心弄坏了,也不要责难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找出原因,鼓励学生再做一次。“自制教具贵在使用”。做就是为了使用,使用是自制教具的生命力所在。许多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使用中发现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加以改进,使之不断完善,直到满意为止。持有这种追求精神的教师,不但在教具改革上能够做出成绩,同时还从制做过程中获得很大的乐趣。

三、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实例

在“粉尘爆炸”试验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爆炸现象,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我利用废弃的可口可乐饮料透明塑料瓶、小漏斗、玻璃球、橡胶管、细支蜡烛、硬纸板等,自制了一个煤粉尘爆炸演示器。该演示器直观性强,器材简单易得,效果特别好。具体制法是:将塑料瓶由瓶座上分离下来,将瓶的圆形底部割掉。按瓶的周长大小将硬纸剪成圆形,在纸板上打两个孔,一个孔插入小漏斗,另一个孔插蜡烛;漏斗下端连接一段约半米长的橡胶管,漏斗里放入一个直径稍大于漏斗颈口的玻璃球;在瓶座的壁上打一个比橡胶管直径稍大的孔,橡胶管由孔中央穿过,将插好漏斗和蜡烛的硬纸板放入瓶座内即可。演示时,取一小匙细煤粉,放入小漏斗内,将蜡烛点燃,再将去掉底部的塑料瓶罩在上面并插入瓶座内,将瓶盖拧掉,然后通过橡胶管吹气,使煤粉尘飞扬,与瓶内空气混合,遇火急速燃烧,生成高温气体,使瓶内气体急速膨胀,产生较大压力,由瓶口向外喷出。这样,从实验中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爆炸,看到了爆炸的威力,生活中会更加注意安全,防止火患。

四、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意义

1.使教学方法得心应手。应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教具的时侯,发挥它的作用,加以口头启发,道理讲得清楚,学生容易理解。

2.创造精神和科技意识得到培养。自制教具的设计是应用科技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任何一件教具的设计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然后出现创意、构思和修正。只要不是单纯模仿,必然会有所创新。这种创新的实践过程包含着制作者的创造精神。同时,由于教具的创作和使用过程必然涉及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在创造性思维物化的过程中,对人的科技意识会起到强化作用。

3.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师生参与,实际动手制作教具,从选材到加工乃至试验,由粗到精,由不满意到满意,由失败到成功,多次反复,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动手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

4.敬业精神得到增强。教师自制教具是很辛苦的事情,这就首先要有敬业精神,有目标,有追求,苦心钻研,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这种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对教师敬业精神的磨练。学生参与制作,哪怕很简单的作品,也会不同程度地凝结他们的心力,加上互相比较,看谁作得更好一些,无形中对学生心理上会激起上进之心。

5.知识水平得到提高。“教具凝结科技知识和作者的劳动”,只有参与制作的人,才能有这种体会。学生自己动手作出来的东西,自然会倍加爱护。久而久之,会养成尊重科技成果,尊重他人劳动的好思想好习惯。

自制教具不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人的素质培养也有好处。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从改革、创新、质量、素质培养的高度来看待自制教具的积极作用,积极地参与,让自制教具真正地走进课堂,服务课堂。

总之,学生自制教具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