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数学美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0
/ 2

浅谈如何利用数学美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张涛

新疆 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七中学 830022

摘要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初中数学有很大的影响,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们不懂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导致师生并未真正实现最好的教与学。很多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数学的美主要是体现在运用一些文字符号等数学语言把自然界复杂的东西转化成一些严密的定理揭示自然界的实质。但是这种美比较抽象,并难以发现,所以感受这种美需要一定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从根本上来说就得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并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书写更规范,逻辑更清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数学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需要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老师一定要让对数学失去兴趣的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提起这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真正的从心底喜欢上数学。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数学美 吸引力 数学素养 学习潜力

1数学美的内容及课堂案例

1数学有简洁美

首先数学具有简洁美。简洁美顾名思义,只有数学才能用一个非常简洁的定理或者公式等等的东西表述一个自然界的必然遵循的规律。

老师可以利用数学的简洁美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

案例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2页17.1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在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就有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周公问:“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答:“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我们说的勾三股四弦五就是出自于此。这是对勾股最早的描述。

现在我们应用符号表示就更显示它的简洁了:假设有直角5e4e49cbcd537_html_96823993dea30890.gif5e4e49cbcd537_html_8ddfe3a82c12cb56.gif 中,5e4e49cbcd537_html_1d2a2bb7dc524d4b.gif =5e4e49cbcd537_html_da0701a8ce7396f7.gif ,则该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如下关系5e4e49cbcd537_html_ab6ad3da1af440a2.gif

如此简洁就表达出了所有的直角三角形所必须成立的一个定理。

2数学的变异美

数学的变异美是指在同一个式子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就可以导致这个式子所代表的意思的变化。

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09页 14.2.2完全平方公式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你们都听过蝴蝶效应吧,就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个微小变化引起的巨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这种效应的代表是完全平方公式。。

5e4e49cbcd537_html_73106dd91b35b0d9.gif

5e4e49cbcd537_html_8d5c1942d6ccf016.gif

而他们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如此微小的变化都可以形成这样巨大的变化,这也就是数学的变异美。

3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是指在一些物品的布置时出现的般配与和谐。人们在心里总有个潜意识,对称的东西才是美的。我们很少见一个建筑物是不对称的。故宫,佛教的白塔,东方明珠电视台,哪个不是对称的。而在数学中又把这种对称没发挥到了极致。

开头我们说过数学是一门集合数字与图形的学科。我们研究的大部分是比较规则的图形,而这些图形中是很大一部分都是对称的。有轴对称也有中心对称。比如说圆就既是轴对称有中心对称的。等边三角形也是,还有五角星。为什么五角星会出现在好多国家的国旗上,我们的国旗就是一个大五角星旁边围着四个小五角星。

数学的对称美不光只有图形具有对称美,有些公式也是具有对称美的,某些运算也是具有对称美的。

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56页例3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 ∠ABC=60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5e4e49cbcd537_html_2080748ec7503fd3.png 菱形不仅是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在讲解本节知识时,很多老师都是以菱形的性质教学为主,如果带着学生先去观察图形,发现菱形的自身特点,再去讲解课堂会更具吸引力。

案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9页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

探究:计算30+(-20)和(-20)+30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还有好多式子具有对称美。对称的这种美更提高了数学的吸引力,增强了人们对数学的兴趣。

2提高数学课堂吸引力的必要条件

由上面的概括可以了解到数学还可以有这么多的美感。数学原来是这么美的,那我们就要把这美得东西应用到课堂中来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数学的吸引力就是要是人们觉得数学是有意思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在数学课堂上用用各种办法来让学生们发现数学的美。

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这里就需要老师具备一些带领学生发现数学美的能力了,具体来说首先老师要乐于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职业,对这个事业有很强的责任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的投入到这个事业中去。还有老师要同时扮演两个角色,第一个就是可以很好交流的朋友,在朋友亲密的关系上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还要扮演一个要求严格的师长,监督学生们的课业,给学生家长般的感觉。

总结

数学的美是一种抽象的美,但是数学的美并不只是体现在数学的本质上,即数学的内容美,他还可以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数学教学的美又往往体现在数学问题的提问上,这些问题如果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中间,学生看到问题就大为惊讶学生就会很大的提高数学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产生了好奇心,由此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喜欢上数学。作为学生外部的客观情况,利用数学美来提高数学的吸引力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努力的做到在客观条件下运用数学的美来改变学生主观上的厌恶数学的情况,就能最好的最有效果的提高数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郝向红著.刍议数学之美(M).安阳大学学报 2004年11月第4期

【2】:李嫦虹著.感受数学之美 (M).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12卷第4期

【3】:纪红伟著.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之美.(M)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11月第31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