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2
/ 2

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李晓婷

哈药集团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摘 要】目的:对药品管理中持续进行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某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之间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并于2016年2月开始实施药品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持续到2017年2月,后对两年间的药品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比对发现,在药品管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后,该院药品管理中原先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比如过期药品处理不及时、药品摆放混乱以及药品储存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频次均有明显减少,而且药品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也有所提高。结论:在药品管理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度,增强药品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对于降低医疗用药风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药品管理;应用效果

在各项医疗工作中,除了临床治疗诊断之外,药品质量管理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是实现临床用药安全的根本保障。但是实际调研发现,许多药品管理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缺乏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等原因,导致药品质量管理效果不佳,给临床用药和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采取持续有效的药品质量管理措施,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督和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本文将结合某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测试实验,对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内容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制定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实施管理模式前后的100种药品进行横向比较。在科室内成立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小组,组长1名,为护士长,组员4名,均为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护士。由小组成员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更好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

1.2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案的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对药品管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和完善。在医院内建立完善的取药登记流程,对药品进行分类,并对不同药品进行定点放置,放置前要详细记录各种药品的有效期,按照有效期放置药品。将药品取回后,要依据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放置。在放置药品时,一些高危药品,注意要单独放置,并做好标记。药房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要对各类药品的数量进行仔细核对,登记药品的有效期等信息。在药品管理过程中,药房内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控制岗位,负责对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对药品的数量、存储情况、有效期和药品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对于不合格的药品,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在放置药品时,要充分考虑到药品的性质、种类和使用情况,确保放置位置安排的合理性,在确保药品存储安全性的基础上,减少护理人员和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对于一些高危药品要在放置位置张贴醒目的标识,需要冷藏的药品也要按照要求冷藏,并放在特殊环境下进行保存,控制冷藏的温度。对于一些麻醉及镇静药物,要由专人保管,交接班时更要有严格、准确的记录。再次,确定合理的药品基数。管理小组要对病区的疾病情况和药品需求情况进行统计,依据统计结果制定基数用药的种类和数量,并对基数进行定期更新、整理。最后,提升药品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对药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掌握药品管理的相关常识,明确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责任感,提升药品管理质量。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实施质量改进管理后药品存放秩序、药品种类基数、过期药品数量以及近有效期药品处理等相关工作的效果,并对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前后的药品管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药品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验,针对不同药品的用法用量、储存条件以及应用场景和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题目设计,试卷满分为一百分。最后对药品管理效果和工作人员的考试成绩等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统计。

2.结果

2.1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前后医院药品管理质量比较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医院药品管理中的混放药品、过期药品、储存不合理药品、基数差错药品、放置不规范药品、有效期不详药品的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知识评分比较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知识评分(92.23±2.28)分明显高于实施前评分(78.86士3.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经过本次调研实验发现,在药品管理工作汇总常有以下几项问题发生:其一,药品存放混乱,缺乏一定的秩序。这是由于药房在进行药品发放时,有些常用药物并不会携带外包装,待药品送至临床科室之后,就经常会出现药品随意放置的现象,也没有再对相关药品进行重新标记和归类,导致许多药品摆放位置与药柜实际标签不符,或者存在不同厂家、规格的同类药品混放的现象,在医护人员不清楚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用错药、错用药的问题,给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安全威胁,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医疗事故。其二,过期药品基数比较大,而且处理不及时。临床科室的药品通常都是经由轮班护士共同管理的,而实际进行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安排专人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甚至没有相关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对不同有效期内的药品进行分类保存,这就导致从药房取回的药品不分有效期远近,都统一摆放在了一个区域内,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即将过期的药品就可能不会被及时取用,久而久之便造成过期药品累积,再加上咩有相关的药品检查处理机制,后续临床用药使用到过期药品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进而增加发生医疗安全事故的危险。其三,药品基数缺乏合理性。由于疾病的类型是动态变化的,相应药品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所以难以避免会存在新旧药品混合累积的现象,原则上药品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旧的药品进行新药置换,但是实际上许多医疗机构都存在新药储备不足,旧药基数过大的现象,药品技术非常不合理,这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困扰。其四,药品有效期不明。临床用药过程中,许多药品的用药剂量都并非固定的,所以会有一些药品需要回收,这就造成了散装药品数量多的现象,而药品的有效期等通常都只印刷在外包装上,对这部分散装药品的有效期并不会给予标记,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大量散装药有效期不明的现象,不利于临床用药安全。对以上几项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改善效果,药品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的药品安全管理意识均有所提高,而且具有长期的利好效果。在该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药品管理人员既是实施者,同时又是管理者,最大程度发挥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优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药品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惠芳, 徐秋月. 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9).

  2. 刘清芳.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7):148-150.

  3. 马洪茹, MAHongru. 持续质量改进对中药房药品管理的改进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0):146-147.

  4. 周立平. 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