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必须要用药物控制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高血压必须要用药物控制吗?

刘嘉琴

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21

绪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精神紧张、高钠盐以及大量饮酒等因素所致,患者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以及疲劳等,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服用降血压的药物,其应用效果令人满意,但部分患者缺乏高血压相关知识,认为只要血液稳定后,就不需要服药了,导致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极易出现多种不良情况的出现,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来说,按医嘱服药是十分重要的[1]

现状分析

随着近些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疾病已逐渐引起临床诸多学者的重视,目前未找到治愈方法,主要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可保护患者生命健康,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此类患者由于对于疾病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血液稳定,就不需要治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药物只能在暂时稳定患者血压,并不能根治疾病,若患者少服、漏服降血压药物,将导致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脑出血、心力衰竭等,威胁患者生命[2]。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不愿服药治疗或治疗依从性低下,主要由于对疾病知识不了解所致[3]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内容如下:

1.遗传因素

有学者指出,大约有72%主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有具有家族遗传史,主要由于多基因遗传所致,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史,那么的子女患上高血压的机率将增加一倍,而约4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基因[4]

2.药物的影响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服用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3.年龄因素

高血液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将逐渐增高,其中40岁的发病率最高,该疾病现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常见疾病。

4.生活习惯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疾病,如过多的钠盐摄入、长期低钾饮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大量饮酒均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而吸烟也可导致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主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饮食需清淡。

5.精神和环境因素

若机体长期处于焦虑、精神紧张、激动、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出现高血压的状态。

降血压药物

降血压药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降低血压的药物,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现阶段临床将一般来说140/90mmHg定义为正常血压,只有按时服药,才可有效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防止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发展,才可有效降低疾病帝王绿,保障患者生命安全[5]

降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

有研究结果显示,人体每天血压都是在变化的,但是具有一定规律性,一天24h中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分别是上午6~10时、下午4~8时(勺型曲线”)。若患者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服药,那么药物作用相对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在凌晨血压会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此患者应该在睡前进行服药,大部分患者在夜间入睡前血压相比于白天将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降导致患者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肾、脑、等器官供血不足,鉴于此患者该如何服用降血压药物询问医师,才可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出现。

降压药需要调整剂量或换药

人体血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主要囊括饮食起居、人际交往、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激动、工作忙碌、天气寒冷,部分患者甚至过多的食用动物脂肪也会导致血压升高。若人体出现血压变化,那么药物也要进行调整,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才可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出现,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服药同时,不可因为自身血压控制平稳后,就随意停用药物。有部分患者由于血压控制稳定后吗,就开始患麻痹大意,不主动监测血压,也时常漏服降压药,更有甚者发现在停药后数周后,发现自身血压正常后,认为自己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因为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而产生的效果一旦药物代谢完毕后,患者的血压则又会持续升高,因此不可擅自停药。

不使用药物治疗的危害

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造成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冠心病,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

脑血管病

主要囊括包含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病有着极高的致死率。

3.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高血压患严重的发症之一。

4.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以及晚期均可能出现,主要有于疲劳、寒冷、紧张、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诸多因素导致,患者的血压会因此急剧上升。当高血压危象出现时,患者会发生呕吐、烦躁、头痛、恶心、气急和视物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四、小结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产全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维持病情稳定,避免不良情况的出现。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降压药种类逐渐增多,医师选择性繁多,大但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选择合适药物,因此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有部分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认为长期使用减压药物进行治疗,将导致机体出现抗药性,其实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治疗,患者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服药,就相对安全,但不可随意停药,加量以及减量。

参考文献

[1]胡国建,李冬梅.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查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185.

郑秀云.个性化护理联合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9):147-148.

[3]黄建芳,王富海,曾彩贤, 等.药学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药学干预及临床治疗评价[J].北方药学,2019,16(8):156-157,174.

[4]陈瑞绵,廖碧红,徐聪, 等.运动康复联合降压药控制初诊高血压患者清晨高血压及延缓动脉硬化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6):47-48.

[5]刘介双.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0):5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