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陈湘江

郴州市苏仙区第二人民医院 423017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给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病患其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发生状况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3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围术期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围手术期生命体征波动性上远远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结论:为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平稳其生命体征,减少应激反应带来的危险,其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应激反应 子宫肌瘤乃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腹部触诊可发现肿物,压迫后有轻微疼痛[1]。此肿瘤多以激素替代疗法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手术应激可使患者在围术期出现生命体征波动,若波动较大则会为患者的安全与手术的成功性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选择2014年3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的患者,试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这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3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按照围术期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

对比患者一般资料:①研究组:年龄最小者为35岁,最大者为55岁,平均(45.88±6.4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3.25±1.03)年。②对照组:年龄最小者为34岁,最大者为54岁,平均(45.38±6.1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平均(3.64±1.48)年。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所行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即入院后先行接受子宫肌瘤病情及腹腔镜切除手术的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有所了解;之后为患者基于其病情给予相应基础护理;最后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研究组所行护理模式为

,具体为:①入院首日:由医护人员为患者办好住院手续,引导患者前往病区,并在引领的过程中介绍责任医师、护士,医院环境及同病室病友,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②次日起:医护人员积极为患者实施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等若干必要性检查,对患者的手术适应性进行评估[2]。向患者咨询其饮食生活习惯,在满足其口味的同时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方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告知其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③手术当日:术前提前巡房,为患者洗肠、备药,告知其手术注意事项,提前介绍手术室环境,消除其紧张心理;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进行体位、头位协助,并与医生进行配合,对患者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④手术结束后至出院前: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出现状况,积极为患者进行伤口护理和引流护理。在患者排便排气功能恢复后,加强对患者饮食和运动的相关护理。⑤出院当日:医护人员为患者积极办理出院手续,给予出院指导,告知其科学饮食、健康生活、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定期回院复查,登记患者联系方式并进行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围术期的生命体征变化,具体体征包括:①体温;②心率;③呼吸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

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行(±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见表1,术前两组患者如下生命体征的测量结果较为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指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统计学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则与术前有明显的不同,统计学有差异(P<0.05)。 表1 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对比(±s) 分组 T(℃)HR(次/分钟)RR(次/分钟)

研究组(n=80) 术中 36.42±2.33 77.78±4.43 17±4 术后 36.54±4.81 78.52±4.11 18±3 t

0.20 1.10 1.79 P 0.84

0.28

0.08

对照组(n=80)

术中 36.33±2.51 77.87±4.65 18±2

术后

37.54±4.22

84.66±5.14 21±5 t

2.20

8.76

4.98 P 0.03 0.00 0.00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患者自入院起到出院为止,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而制定的高针对性、高效率、低花费的医疗护理计划,患者在实施期间所接受的治疗措施与护理措施均具有高度的标准化特色,每一个流程都完全按照护理计划严格执行[3]。因此,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护理、治疗。

本研究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腹腔镜切除手术,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围术期所发生的应激反应(如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等)要明显弱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即结果中,研究组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波动较小(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波动则比较大(P<0.05)。 结语: 临床护理路径比常规护理更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减少手术应激给患者生命体征带来的影响,对围术期生命体征的平稳性具有强效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景平,朱自利,黄剑仪,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04-206. [2]张爱武.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38-239. [3]尤慧敏.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05):33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