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郑诗洁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3211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50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釉质脱矿现象。结果:50例患者共检查769颗牙齿,其中81颗牙齿发生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1级7颗;牙釉质脱矿2级30颗,牙釉质脱矿3级34颗,牙釉质脱矿4级10颗。50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脱矿指数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患者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关键词: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牙釉质脱矿;软垢指数;脱矿指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对美有了跟高的要求,更重视颌面部、牙齿的美观程度。面容不佳者通过整容达到自己的目的,牙齿排列不齐者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改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长期应用后,临床有研究指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会覆盖患者的唇颊部位,因此细菌的清除率显著下降,容易引发牙釉质脱矿、牙周疾病等问题。本研究基础此,选取50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50例, 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4例,患者的年龄在8岁至27岁,中位年龄在(17.88±5.23)岁。纳入标准:患者均通过直丝弓矫正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无重大疾病;患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重大疾病;不符合直丝弓矫正指征;精神异常、意识不清;未定时复查者。

1.2方法

调查50例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清洁患者的牙齿,详细观察、统计患者脱矿牙齿的总数以及脱矿程度。在确定情况后,对患者实施口腔保健,告知患者每天最少刷牙2次,脱矿比较严重的患者每天最少刷牙3次,在每天三餐后以正确方法清洁口腔。

1.3观察指标

50例患者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牙釉质脱矿程度、治疗前后的软垢指数、脱矿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产生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值±方差(5e1c017063b3b_html_ddbeef39edaacf77.png )表明,而计数资料则用X2(%)来表明,计量资料使用t来检验,当P<0.05时,提示有差异性且对比有意义。

结果

2.1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

50例患者共检查769颗牙齿,其中81颗牙齿发生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0.5%。牙釉质脱矿1级7颗;牙釉质脱矿2级30颗,牙釉质脱矿3级34颗,牙釉质脱矿4级10颗。详情见表一。

表1 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n/%)

牙釉质脱矿程度

例数

占比

1级

7

8.6%

2级

30

37.0%

3级

34

42.0%

4级

10

12.3%

2.2患者治疗前后的软垢指数、脱矿指数

50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脱矿指数小于治疗前(P<0.05)。详情见表二。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的软垢指数、脱矿指数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软垢指数

3.46±0.13

1.59±0.10

6.002

0.01

脱矿指数

0.010±0.002

0.003±0.000

5.223

0.01

讨论

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固定矫治器可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长期佩戴固定矫治器可持续不断的矫正患者的牙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牙齿美观度、排列整齐度,可充分发挥固定矫治器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可满足患者对美的需求。但是,有研究[1]指出,长期佩戴固定矫治器,会导致口腔内原有的牙釉质脱矿与再脱矿平衡失调,会导致牙釉质脱矿。也有研究指出,导致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佩戴固定矫治器后,治疗期间不可以摘下,因此患者的口腔清洁难度进一步升高,口腔内更容易滋生细菌,细菌更容易在口腔中生长繁殖,导致口腔局部PH下降。(2)牙釉质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因此菌斑特别容易停留在凹陷处,牙釉质脱矿率进一步增加[2]。(3)固定矫治器的应用导致患者口腔内的细菌群落环境改变,导致菌斑中的变链菌数量增多,进而导致牙釉质脱矿[3]。(4)患者在佩戴固定矫治器期间,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大量摄入甜食,不重视口腔卫生,导致牙釉质脱矿发生[4]

但是,临床也有研究[5]指出,在佩戴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口腔正畸患者应该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医嘱,加强口腔卫生,减少甜食、碳酸饮料的摄入,改善口腔内环境,才能减少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或是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该研究对比分析了每天刷牙3次及以上以及刷牙3次以下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每天刷牙3次及以上患者的软垢指数显著小于每天刷牙3次以下患者。由此可见,临床在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时,需明确患者的治疗方案,若患者需长期佩戴固定矫治器,则需加强患者的口腔卫生教育,指导患者每日餐后30分钟刷牙,刷牙方法要标准,刷牙时间要标准,保证刷牙对口腔环境的清洁程度。佩戴固定矫治器期间,控制甜食、碳酸饮料的摄入,尽可能不要影响口腔卫生环境,多漱口,不断改善口腔内环境,从而避免患者的牙釉质间质溶解,预防牙釉质脱矿问题的发生。

由上可知,临床需重视需要长期佩戴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患者的口腔卫生,做好卫生教育,指导患者清洁口腔,多刷牙,合理饮食,从而减少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从而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琳.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8):54,57.

[2]刘序.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J].医药前沿,2016,6(30):81-82.

[3]李振财.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J].医药前沿,2016,6(15):153-154.

[4]谭淑萍.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相关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17(17):54-55.

[5]宋宏文,苏红化.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