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09
/ 2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分析

1 周静 2 赵宏 2 何稷慧

1 益阳医专附属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2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人患病后的生活质量、身体指标情况,对2型糖尿病人患病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为2型糖尿病人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指导性建议。方法 选取2016年1~2017年1月入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测量身体围度12项,皮褶厚度6项,计算体脂含量。结果 男性与女性患者体脂含量均在50~年龄段出现高值,60~体脂含量出现降低趋势,同年龄段男性体脂含量与女性比较略低。从肥胖比例结果可以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比例是在50~年段较高,在60~年龄肥胖比例也出现下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较高,且男性与女性具有差异性,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比例较高,可能与饮食级运动量有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围度;皮褶厚度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而糖尿病的治疗通常是对血糖的控制,弊端是患者要终生服药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伴随冠心病、高血压、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和手足病等并发症。卫生部发文2010年我国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知晓率只有36.1%。有研究也证明了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1]。李枝萍研究中提出二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具有城乡差异,趋于年轻化,死亡率也是增长趋势,且某些农村地区高于城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程度越低,患病率越高[2]。 随着目前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饮食水平明显提高,糖尿病目前继肿瘤、心血管疾病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3],除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等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理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预防,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都很有必要。

除了以上之外也有很多学者对糖尿病进行了很多研究。一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这一危险因素可能独立于糖尿病的病情及病程[4],已有文献对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关[5],大量的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病人[6-9]。对于以上的报道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的研究从发病原因、治疗、及并发症都有详细的阐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使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低纤维素等不合理膳食的摄入增加。其结果是超重和肥胖,继而高血压、高血脂(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迅速上升。本文从体脂含量及体型分析患者身体状况,给予患者健康指导。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与被调查者签定知情同意协议书,选取2016年1~2017年1月入院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

1.2仪器

软尺;皮褶厚度计(江苏省宏亚科教器材有限公司);体重计;马丁测高仪(无锡帆鹰警用器材有限公司)

1.3指标计算方法

长岭晋吉密度(D):女:D=1.0897-0.00133X,男:D=1.0913-0.00116X(X=肩胛下皮褶+肱三头肌皮褶),体脂百分含量推算公式(Brozek改良公式)10:体脂百分含量=(4.570/D-4.142)×100。

*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5c1374)

第一作者E-mail:371494095@qq.com

2 结果

表1 男性与女性体脂含量

年龄(岁)

脂(%)

40~

23.26±2.58*

24.74±1.78

50~

24.36±3.06*

25.49±2.03

60~

22.34±2.86**

24.32±1.76

注:*P,<0.05**P,<0.01 VS 女性

表2 2型糖尿病人肥胖比例

年龄(岁)

脂(n,%)

正常

肥胖

40~

2/13

13/87

50~

2/10

18/90

60~

3/12

22/88

注:正常:体脂含量男<20 女<25;肥胖:体脂含量男≥20 女≥25[1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随年龄增长出现一定的规律,男性与女性患者均在50~年龄段出现高值,60~体脂含量出现降低趋势,可能与饮食级运动量有关;同年龄段男性体脂含量与女性比较略低,并具有差异性,可能激素调节有关。从肥胖比例结果可以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比例较高,特别是在50~年段,但在60~年龄肥胖比例也出现下降。本研究调查样本在60~年龄段样本量较其他年龄段略多,跨度较大,推测随年龄的增大及饮食水平的改变,对体脂含量起到的部分影响。从患者健康方面考虑,对饮食方种类、方式调节可能影响到患者的体脂含量。

参考文献:

1.GullifordMC.Controlling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developing countries[J] . IntJep-idemiol,1995,24(suppl):53-59.

2.李枝萍,刘军,徐婷婷,张知文,肖建,肖金全.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2010,12(4):754-756.

3.谢虹,刘纯燕.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J] .护理学杂志,2005 , 20(7):71 -74 .

4.Garcia M J .Morbidity and mortalit y in diabet ics in the Framingham populat ion:sixteen year follow-up study[J] .Diabet es , 1974,23:101-105

5.徐新民. 肥胖症[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6):429-431.

6.严克贵,陈爱珠,周秋芬,等.高血糖、高血脂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633-1635.

7.Klein R.Blood p ressure and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J].Am J Epidemiol, 1985,2275-89 .

8.Rosenstock J .Hypert ension in disbees mellitus[J].Cardiol Clin , 1988 ,6:547-560 .

9.Simonson DC .Et iology and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1988 , 11:821-827 .

10.Brozek J.Densitometric analysis of body composition,Revision of some quantitative assumptions.Ann New Yorkcad Sci,1963:110-113.

11. 李岩,徐飞.以皮褶厚度计算的体脂含量对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肥胖的测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