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吴静静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 浙江台州 317100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比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关键词: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骨科脊柱手术过程中使用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以及康复锻炼时间,从而促进患者的身体的恢复。本文中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骨科实行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疼痛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骨科实行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级中最小患者为24岁,年级最大的患者为66岁,患者的年级的平均数为45.9岁。对照组患者有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级中最小患者为26岁,年级最大的患者为67岁,患者的年级的平均数为46.1岁。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生活指导、身体检查、术后注意事项指导、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等方面。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如下。(1)准确评估疼痛等级:护理人员在实施疼痛护理前应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相应评估与记录,仔细实验与了解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疼痛部位、疼痛评分和睡眠状况等,综合多方面因素后依据VDS、NRS与FPS-R等评价量表综合评估所有患者的疼痛等级,最大程度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2)记录疼痛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治疗6h后进行首次疼痛等级评估。手术完成后应对患者进行疼痛等级评估与麻醉效果评估,依据患者的麻醉方式确定疼痛评估频率。若患者选择气管内麻醉,应每小时进行1次评估,手术结束后应进行4次评估。(3)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准确、连续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所有记录都应严格符合实际情况,保证记录版面整洁无误与书写格式正确,不可擅自更改疼痛记录。(4)健康教育。在健康知识手册增加骨折疼痛相关知识,免费发放给患者,采取一对一教育方式为患者讲解骨折疼痛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疼痛认知度,指导患者熟练掌握疼痛自我管理方式。(5)药物护理。由于每位患者自身差异,疼痛感知及耐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布洛芬、阿司匹林、曲马多等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同时,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镇痛药物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醒患者尽量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同时,可根据患者喜爱,开展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或在病房播放患者喜欢的电影或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程度。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知晓、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及睡眠及康复锻炼时间比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的情况

在疼痛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比较的情况

5e05630849b26_html_d39089e3bbf24b58.png

2.2两组睡眠时间以及康复锻炼时间比较的情况

在睡眠时间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康复锻炼时间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睡眠时间以及康复锻炼时间比较的情况

5e05630849b26_html_eb7e61c3ebd11b8c.png

3讨论

当前,国内外权威机构已将疼痛纳为第五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初步制定护理管理标准。护理疼痛指标体系管理是优质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持续的质量改进不仅能够反映当前临床疼痛护理中的短板和不足,更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管理行为改进,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为最终目的。明确疼痛管理的范围、规范系统的评估和记录并指导临床实际诊疗活动,重点把控医护人员资质和相关业务培训,以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为基础组织架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并定期监控评价管理质量,构建合理可行的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传统护理疼痛指标管理体系多以终末疼痛护理管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忽视指标体系构建和实际运行环节的质量把控,致使疼痛护理管理工作欠系统、规范,不能够及时排除缺陷和差错事件。

多数学者研究证实:规范有序的疼痛指标管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医患关系的缓和及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知晓、术后镇痛效果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入院疼痛情况评估、健康宣教及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在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后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运用正确工具进行疼痛评估合格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表明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不仅有效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升镇痛效果,更提高了护理人员在疼痛指标管理体系中的积极、主动、有效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将疼痛护理应用在骨科的实行手术的患者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延长睡眠时间以及康复锻炼的时间,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彭莉,刘巧梨,何翠环,陈利芬,成守珍.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48-151.

[2]陈丽芳,翁留宁.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20-22.

[3]董丰琴,熊秀萍,陈丹,王众.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新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06):615-617.

[4]刘林,许勤,刘梅.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8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