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及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1

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及反思

王英红

攸县教育局

摘 要:园本教研主要参与者为保教人员,而园本教研主要为解决幼儿园保教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继而推动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的发展,是保障幼儿园各种研究活动的总称。园本教研应在新的理念下推动教师学习及发展,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分析,继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使园本教研立足于幼儿园发展,促进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发展。故园本教研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并形成一种浓厚的共同学习气氛,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水平,并最大幅度地提高幼儿園教育成效。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反思    1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本现状    1.1教师缺乏主体意识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体应为教师,但在实际园本教研中却存在教师不敢发言、随意敷衍等现象。一方面,教师担心自己说错话,被领导批评,丢面子;另一方面,教师担心说出一些不利于同事或前辈专业发展的内容,宁做旁观者,而不愿参与。而部分教师为应付在市级或区级教研的现场工作,事先经过上级领导的策划及推敲,逐步形成教研的言论观点、意见等,并经过排练后才可实施。这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则难以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使得教师存在意识偏差、自觉性差、偏离自愿轨道的现象。    1.2教研活动缺乏系统性结构    幼儿园到每个阶段便会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园本教研活动,且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如幼儿生活案例评析活动、班级管理、课程管理经验交流等。但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却缺乏一定的纵向联系性,仅停留在实现短期教研目标中,却忽略未来长期教研目标的拟定,难以贯彻与落实园本教研活动的管理体制,导致教研活动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    1.3课程缺乏组织性    幼儿园课程的管理样式取决于幼儿园园本教研对它的价值取向及理解范围。在制定教研计划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幼儿园园内事务管理的规划事项,还要考虑各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等要求。由此,便会出现以短期目标为主的教研课程计划。基本套用以往的教研计划内容,并未能将园本课程有效构建,缺乏地域性文化、主体活动及特色活动等文化教学课程,缺乏一定的组织性结构,故难以保障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2 幼儿园园本教研反思策略    2.1深思熟虑抛出观点,用理论和实践加以佐证    由于每次园本教研活动时间都很宝贵,教师应深度地思考、精心地准备自己在园本教研中的每一次发言,既要考虑自己观点的新颖性、个性化,又要考虑合理性、可行性。也就是不简单重复别人的话语、观点,一定要加上更多自己的思考,并且当提出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用相关理论和在实践中的效果去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加强实证性研究,养成逻辑思考的好习惯,这样的做法会更让人信服或者深受启发,在大家的争论中将研讨进行得更深入。    2.2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    园本教研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的长足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园本教研活动当中去,否则教师没有参与的兴趣,而教研活动只是园里行政部门的独角戏,那么就背离了园本教研的初衷,从而使园本教研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为了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在教研实践中,我所在的教研组首先从思想上提高教师对园本教研的认识。如有的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发言不太积极,更谈不上与同伴互动互助,为了调动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教研组利用写博客、以及BBS论坛的形式指导教师积极反思、调整,使他们通过研讨真正获得专业的发展,真正解决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园本教研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外,在园本教研中,我所在的教研组提倡互助、分享,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们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提升了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识,加深了对幼教事业的情感,在积极主动地反思与研讨中使教师不忘初心,更加热爱幼教职业,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树立起了一切为了幼儿发展的目标,从而使师幼共同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成为了可能。这样的园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蜕变,从而反过来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研活动。    2.3提倡“自主学习”,建立“团队学习”理念    教师是园本教研的活动主体,而园本教研的最终目的则在于推动教师教育观念及行为,继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并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将以往个人学习式转变为团队自愿式学习。继而激发教师研讨积极性,使其运用自身长期的教学经验、智慧,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园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及有效率。故在展开园本教研活动时,应挖掘教师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学困惑,继而通过一系列的研讨与商榷,让教师自主反思,寻找典型问题及教学困惑的根源性因素,并对其问题进行梳理及总结,最终准确判断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应对性措施,继而推动教师阶段性发展及适应性专业发展。    2.4梳理提升经验要及时,仍有疑问应下次持续研讨    园本教研活动要建立一些常规,当研讨结束时,主持人一定要提醒负责记录的教师及时把这次活动研讨出来的经验和策略进行梳理,梳理的方法可以采用口头阐述、笔记、投影等方式将问题及展开讨论的几个分话题、归纳总结的经验与策略呈现出来,这样能深刻地将研讨的结果印刻在教师的记忆中,也让教师在下一步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贯彻实施这些经验和策略,改进不正确、不适宜的做法,优化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虽然每次教研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教师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的成因很复杂,解决起来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允许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尝试新的策略去改进,坚持探索就能进一步提升办园的整体质量,逐步做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结论    综上所述,园本教研应得到幼儿园领导的高度重视,应该将它看成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幼儿园内涵建设的主要动力源。应多为教研活动主持人和教师提供观摩优质教研活动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请专家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瑛俐.园长推动园本教研有效开展的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7(04):4-5.    [2]张扬.15年来我国幼儿园园本教研研究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8(09):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