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王谢祎 莫群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随机抽取我校学前教育学院某班50名见习生和幼儿园14名带教教师进行访问调查,发现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带教方法、幼儿园和学校的见习安排及管理、学生对见习的态度均会影响见习有效性。因此,应加强校内指导教师与幼儿园带教教师的沟通,探讨有效的带教方法,健全见习管理机制,增强见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见习效率。

[关键词]学前教育;见习;方法;效率

师范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对其掌握基础知识和进入工作岗位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和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途径。1]为了加强课堂教学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联系,我校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当地某幼儿园见习一周。本文就见习生在见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学前教育学院2015级五年制中专班50名幼儿园见习生和某幼儿园14名带教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采用访问调查法,并自行设计访问问题,访问内容包括:见习生对幼儿园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幼儿园带教教师对见习生的总体评价、学校见习安排的合理性。

二、 调查结果

(一)见习生的专业知识匮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首次见习,10%的见习生表现特别积极,会非常主动帮忙,68%的见习生在幼儿园表现积极主动,对幼儿有爱心,能与幼儿进行愉快的互动,并试图努力融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当中,而22%的见习生主动性不强,无法积极主动地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92%的见习生能细心对待幼儿园日常事务,耐心处理幼儿之间的打闹事件,8%的见习生对上述情况表现得耐心不足。92%见习生能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8%的见习生有偏爱某个或某几个幼儿的表现。

由于接触专业知识时间仅数月,因此在见习过程中,14%的见习生找不到自己的目标。每个见习生都会进行基本的环境卫生保育工作,但是与幼儿直接相关的工作,如擦屁股、擦鼻涕等保育工作做得很少。50个见习生全都做了详细的见习笔记,其中16%的见习生在每日笔记后会总结一天的观察体,36%的见习生会记录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48%的见习生在笔记中更多强调自己的内心感受。

在一日活动之后,76%的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教学研讨会议中会主动提出一天的疑问,但仍有24%的见习生在教学研讨交流过程中依旧是带教教师主导,被动地接受灌输式讲解。

(二)幼儿园带教教师对见习生的关注和关心度不够

为接待初次入园的见习生,幼儿园集合所有见习生召开一次见面会议,会议内容包含:幼儿园基本情况介绍、见习生见习期间的见习任务下达和见习生见习规章制度等。集体会议能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其所在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46%的见习生认为带教教师和副班教师热情亲切,在每日的教研交流中能全面细致的解除他们的疑惑,极大地促进了见习生的见习积极性;30%的学生认为带教教师或副班教师的工作比较忙,只会与其中一位老师的交流较多;12%的学生认为带教教师和副班教师都无暇顾及见习生的到来,但在每日教研会议交流中会解答见习生的疑惑;6%的学生认为没有受到带教老师的欢迎,使学生在整个见习过程中谨小慎微,害怕做错。

(三) 学校指导教师与见习生的交流少

学校在学生见习之前会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份相应主题的见习报告,并且组织全部见习生召开见习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的内容主要是安全问题、见习态度问题和相应的见习细节3],在见习大会结束后所有学生会与自己相应的见习带队教师见面,见习带队教师再次对学生在幼儿园的安全和生活方面做详细的安排。另外,学校安排校内见习指导教师在学生见习期间进行每日2次左右的幼儿园见习指导。

所有见习生认为学校的整体安排合理,能够让她们对学前教育行业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学生认为见习带队教师对于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日常等各方面管理到位。22%的见习生认为校内见习指导教师能帮助她们更了解幼儿园,指导其如何深入观察,但大部分见习生认为见习指导教师没能给她们解答疑惑,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示从来没在幼儿园见过见习指导教师。

三、实习改进策略建议

(一)重视对见习生的考核,培养见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见习生对幼儿园见习所持的态度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见习效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见习生在见习中存在目标性和主动性较差等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在见习前对见习生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幼儿园见习生基本职业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对见习生的见习效果要有明确的考核机制。每天见习结束后,学校可要求见习生写一份见习总结,以此反思和总结当天的见习。建立完整的监督和考核体系,能促进见习生对幼儿园见习的重视,提高见习效果。

(二)加强与幼儿园带教教师的沟通,提高带教水平

幼儿园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是决定见习质量的重要因素。由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见习生对幼儿园带教教师的工作表示肯定,但是对一部分带教教师安排的教学交流机会较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带教教师对见习生的态度方面。幼儿园应安排有耐心且有丰富幼儿园教学经验的教师带教,幼儿园带教教师忙于本职工作,难免会忽略见习生的管理,带教教师可采用任务带动法,使见习生成为学习主体,培养见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布置一些简单明确的任务能够更好地帮助见习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下午幼儿离园后,带教教师工作较少,为了缓解学生初到幼儿园的紧张,带教教师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对一整天见习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和指导,并给出成绩。

(三)学校与幼儿园合作建立有效的见习管理机制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见习生对于学校见习安排满意,但是对见习方法不太满意,所以学校应和幼儿园多进行沟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见习生管理。增强校内见习指导教师与幼儿园带教教师的沟通联系,明确见习内容,制定见习大纲。2]笔者认为我校采取的指导老师监督制较好:学校每天会派没有课的1-2位教师到幼儿园进行指导。这种监督制的良好实施需要校内指导老师同样明确自己的任务---给见习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让课堂理论知识与幼儿园实际经验相结合,促进见习生的专业成长。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出,部分学生从来没在幼儿园见过校内指导教师,而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合理安排每位校内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任务,通过更细致合理的安排,避免重复指导或完全没有接受过指导的情况。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专业,幼儿园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幼儿园是见习的组织者,幼儿园带教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是见习的指导者,见习生是见习的主体,五者应当携手努力,提高幼儿园见习生的见习有效性,促进见习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推动整个幼教行业前进。

参考文献:

[1]韩波,母远珍.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遭遇的困难及解决策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127-129.

[2]程利,李岩,张象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J].世纪桥,2010(19):92-93.

[3]钱晓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基于师生角色阶段性差异的角度[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102-105.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发展项目《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18Z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