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韩娟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城镇第五初级中学 山西 吕梁 032100

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习困难学生极易产生不良的数学学习心理,是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地进行教学变革,很多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没有及时改变,在"学习困难学生"帽子的强大压力下,他们害怕长期学习的困难和疲劳,甚至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同时长期处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状态,他们逐渐厌倦、害怕学习数学。为此,本文详细阐述了提高初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质量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 物理学困生 成因分析 策略研究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物理知识由许多概念和定律组成。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创造,与生活和生产的现实息息相关,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加以落实和深化。许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具体而抽象的,非常严谨、逻辑而实用。例如,"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如果没有"闭合"、"部分"和"切割"等关键字(条件)给出,结论就不成立。正是由于物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才会给初中生带来困难。[1]

(二)物理教师的错误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科目“一刀切”现象严重。教师经常给不同知识、不同个性的学生上同样的课。这种统一的要求必然导致大量的学习困难学生,而任意增加的学习要求更是让学习困难学生难以忍受;其次,教学方法僵化单一。培训的依据是当前初中的教学价值观,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授和听课的教学方法,不能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二、对“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一)克服实验探究教学形式化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严格按照调查程序,从问题情境的定义,从提出假设和方案到对假设的审查,得出结论,学生只遵循教师的意图,遵循教师的计划,探究老师的问题,得出老师想要的结论。这种研究只有形式,却偏离了研究史的精神实质。它与教学研究相矛盾,教学研究是教学的精神内涵,成功的学习教学是对学生自主性的认识和强调,是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意识、思想、意志、个性和思想的认识。问题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打开学生的思维,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体验和体验考试过程。[2]

(二)体验成功滋味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规定,“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应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教学要从传统的以数字学习和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转变为实践方式,从被动听课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根据贫困生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特点,降低教学起点。我们应该用“慢镜头”、“小步”甚至是后退的方式为他们放一小步思考。同时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地解释太难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要作必要的说明。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参与不同的活动,而且可以通过这些答案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找到信任和成功。用心让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多少。

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培养兴趣的具体可能性有:(1)创设物理情境,创造竞争激励机制;(2)加强和改进实验,让学生组织、参与实验,培养兴趣;(3)讲物理史,讲牛顿、帕斯卡、阿基米德等科学家的故事,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兴趣;(4)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巩固兴趣,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视听意识,丰富学生的兴趣;(5)积极组织和开展科技生产和实验,阅读科学书籍,按班培养兴趣。

(三)培养良好习惯,加强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最终都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如何教好学生,还要注意学生如何学习,集中反映思想是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的精神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和科研观念。教师要努力做到认真研究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大胆探索,积极锻炼,适当引导高效率的教学。比如,要学会阅读课本,适应初中物理,注意听法、学知识、学物理和观察实验的方法等,用物理原理、物理观点、物理语言来解释物理问题,使学生能够理清物理过程,创建物理模型,减少隐藏条件,更多地了解物理过程。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不断引导,才能真正实现从“难学”到“易学”的转变[3]

(四)改进教学方 法,实施分层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也是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的原因。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物理的概念和规律,构成“参与、体验、拓展”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只要你选择的方法适合你的学生,学生就一定会学好。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克服教学中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我们应该坚持课程,关注学生在课堂调查、课堂培训和分配安排上,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

(五)实施特殊关爱,增进情感交流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因此,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气[4]。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有自卑感。他们经常因为身体表现不佳而羞于见老师,也不准备主动向老师提问。从长期来看,问题越来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思想负担越重,学习越难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向学习困难的学生敞开心扉,以热情和爱心迎接他们。我们应该经常发现他们在交谈,并通过言行向他们传递善意、理解和信任的信息。

结语:帮助学困生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涉及到教育和教师改革的诸多因素和艰巨工作。我们要尽可能的完善许多做法,继续探索合理的方法。同时在今后,要充分突出物理的特殊性,加强实践,着力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继续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呼玉芳.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探微[J]. 2017,56(2):130-130.

[2]展兴文, 杨占锋. 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研究及转化策略[J]. 科学中国人, 2017,12(6):56-57.

[3]高卫波. "学困生"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21(30):57-58.

[4]林本喜. 农村中学学困生转化有效策略探讨[J]. 好家长, 2017,23(68):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