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2

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白汝坤 焉洪基

大连海事大学 116026

一、引言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高校研究生学业、就业、情感需求和经济状况等压力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愈加凸显,研究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抑郁、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高校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及其成因

(一)研究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

针对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北京某985高校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将研究生阶段最为常见的压力影响因素分为五大类:(1)学业压力,如课题和发表论文;(2)生活压力;(3)情感压力;(4)社交压力; ( 5) 其他压力。具体情况见图1,通过调查发现研究生的首要压力来源均为学业压力占比约70%。

5e01890e84ff5_html_4251360e0c1e89c1.png

图1 研究生压力水平影响因素

1.学业压力

由图一可看出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业压力,课程学习又是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首要来源。研究生学制较短,学习更为强调自主和创新,通常课程学习大部份集中在入学后第一年。学习时间短,课业任务多,再加上基础各异,课程学习的负担相对来说更加沉重。研究生学习阶段,课程学习只是整个阶段的基础部分是想要取得学位的必须要求,更难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且撰写高质量的文章。现在很多院校对科研和创新成果的要求很高,要求研究生在答辩或毕业之前发表论文,对论文的质量一些高校都有明确的要求必须是本领域的核心期刊或者外文期刊。

2.生活压力

直接读研究生的学生没有经济基础,所有的学费跟生活费还很大程度上依靠家庭的支付。工作后再读的学生大多数是辞职后攻读全日制的,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再加上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大,很少能外出赚钱的机会。所以经济上的困难给很多学生带来很大压力。自 2014 年起,公费研究生计划取消,研究生必须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获取与原来等同的奖学金资助,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不断上涨,作为特殊消费群体的研究生生活成本也水涨船高。

3.情感压力

婚恋问题一直都是研究生阶段都要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正值婚嫁年龄关键时期的青年人,身心都已发育成熟,有较强的择偶欲望,一旦过了这一年龄,还没有找到发展的对象,就会很容易错过最佳的婚恋时机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造成心理的不平衡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其次,受社会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的引导,通常女性要求男性各方面的条件要优于自己,因此女研究生的择偶范围就更加狭窄。

4.社交压力

现实生活当中,研究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相处。 研究表明,研究生的之间的交谈很少涉及到深层次的谈心,这种自我保护的观念,导致彼此不能坦诚相待,无法扰动意识层面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使关系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点头之交。彼此缺乏信任,无法建立深厚的感情,一旦遭遇挫折和困难却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是与导师的交往。一方面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缺乏平等、真诚的交流,长此以往,使得研究生对导师产生误解和逆反心理,导致关系紧张。 其次,一部份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以及资源方面期望过高,希望得到导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一旦未能如愿,便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自抛自弃,荒废学业。

三、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建议

同时该高校做了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研究生会通过向他人倾诉和求助的方式来寻求社会支持,即通过社会支持系统消解压力是研究生的首选对策。睡觉、逛街、参加文体活动、通过吸烟、喝酒、吃东西来发泄等运用生物调节系统来改善自身的生理调整功能,释放压力,也是较为常用的应对方式。部分研究生愿意选择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的相关知识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通过认知系统对压力进行消解。

针对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成因的特点和压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立足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自我调整的策略

(1)积极认知压力。首先,要正视、接纳压力的存在。要明白,压力是人人都经常经历和体验的正常心理现象。其次,对压力要有积极的认知。适度压力下的个体,能够发掘出自身的潜力,调动出本身的积极因素进而比平时表现的更好。 事实也证明压力可以转换成一种动力,来使我们的能力得到增长。

(2)加强对自身的了解才能找到压力的真正根源。 在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不断的寻求突破。研究生们可以多与别人交流。在沟通中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来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加强自我教育,平时多了解和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健康知识,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会从各个方面开导自己。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3)合理宣泄,释放心理压力。 合适的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在增强自身身体免疫力的同时及还可以缓解心理疲劳。 有心理压力时,听音乐等艺术活动不但使人放松、身心愉悦,还可以丰富人的想像力,感知力和理解力也会相应的得到加强,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达到一种平衡;也可以做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打球、跑步、游泳等,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释放压力,陶冶性情,磨练人的意志。 此外,遇到烦恼和挫折,可以向亲人或知心良友倾诉,把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及时的宣泄出来,亲人和朋友的慰藉可以有效化解部份心理压力。

2. 学校教育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环境文化,注重课余生活。 各种环境因素在潜移默化地作用着个体的心理活动,校园文化环境会不知不觉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此外,还要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举办丰富且有内涵的课外活动,给研究生创设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机会, 增强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研究生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

(2)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 高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环,让研究生们明白心理健康也是自身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要真正的落实到人。

(3)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和举办咨询活动 。 首先,不断完善课程安排,选择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也需要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安排更加专业的心理教师。其次,规范咨询团队,来针对性的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在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建设上要安排经验更丰富、更懂得研究生心理需求的专业咨询师为研究生群体制定合适的项目活动。

(4)加强预警和干预。 对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警工作是有必要的, 研究生相关部门应该给予重视,及时发现身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并做好干预工作,问题严重的要及时转介专业部门,让心理问题在早期就得到一个很好的遏制。要规范心理咨询教师值班制,将异常情况及时传达到辅导员, 建立从上到下一体化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同时加强心理机构、校医院和专业心理卫生机构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