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场景与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场景与路径探究

宁普颖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市 300211

摘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医疗体制改革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大事,在医疗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医改之路无比艰难,医疗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医改全面发展的重要模式。医疗卫生事业影响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供给侧改革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使医疗改革能够真正深入基层,实现更好的医疗服务。本文以医疗供给侧改革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医疗供给侧改革完成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医疗改革的相关思路和策略,为医疗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

关键词: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场景;路径

前言

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事业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环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状态。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滞后于世界发达的国家,国家在进行医疗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给予医疗服务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使医疗服务能够更多的惠及百姓,惠及大众,使医疗服务能够真正发挥国家参与的目标,实现医疗服务的更深入性的发展。在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倡导完善医疗体系,实现分级诊疗的相关配套措施,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稳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多举措加大医疗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的机构。

一、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逐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要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为核心要务,在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要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指导各个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使医疗服务机构能够实现多功能的发展。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都需要进行高水平的专科性联盟,使诊疗分工协作机制能够落实到位。在推进医疗远程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构建起医疗政策的试点,重点解决远程医疗收费和报销问题,在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有些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远程医疗监控平台的操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设计,更需要从微观上进行推进,使医疗服务体系能够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状态,使医疗服务的公司改革能够真正以为百姓服务为根本的目标。

(二)实施分级诊疗配套建设

在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分级诊疗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能够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提供相关的保障性的措施。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引导作用,使基层的门诊医保报销比例,能够符合基本的要求。在服务中完善签约的补偿金的机制,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资政策,实施全科岗位津贴,扩大内部分配的自主权,落实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的惠民措施,在慢性病的药目录上以方便患者就医用药为主要的目标。分级诊疗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真正推动了医疗服务的改革,使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以百姓的需求为目标,以推进医疗服务的全面性发展为策略,使医疗服务能够呈现出更加宽泛的发展状态。

(三)优化医疗资源共享

医疗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医疗资源实现了相对应的共享状态。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更多的医疗机构能够发挥出优势,使医疗服务能够更加符合现代化的需求。社会的医疗机构能够实现了长期的增长。截至200 8年底,全国共有10.5万名医师多点执业,同比增长了73%,社会的医疗机构超过了60%。在医疗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的新业态的发展都突出显示了医疗供给侧改革优势。加快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使医疗资源的共享更加符合百姓的要求。在2008年的统计中,全国的医疗影像中心检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中心达到了397家、1437家、207家、179家,分别增长了50%、135%、276%和57%。特别是在覆盖面上,国家贫困县和边远地区都通过远程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

二、拓宽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一)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医疗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从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上进行整体的递进。医疗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才真正能够为更多的百姓服务。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推进。在2012年到2017年中央投入了254亿支持建设了1.9万个乡镇卫生院,165个社区卫生中心和9.4万个村卫生室,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要求建设符合社区卫生要求的示范中心,使医疗服务能够下沉,突出多种资源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能够与百姓生活有机的衔接。

(二)鼓励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建立多渠道的医养结合机构,适应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相关需求。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举办医养结合的机构和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能够实现医疗服务的更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在审批的环节,审批的实现等方面进行一站式的便携式服务,通过特许经营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的营养机构,支持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卫生,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医养结合的模式,实现食品药品、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构建起多渠道的医疗服务才是真正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路径。

(三)强化基层医疗多种服务

在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基层的医疗服务。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基层医疗服务条件差服务的水平不高,使得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存在着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的现象。对医疗服务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需要再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上加大力度在基层服务的方式上,人员设计上专业化程度上都需要按照医疗服务的相关要求进行推进。例如开设远程医疗服务,强化基层的专家服务,使医疗机构能够在实现服务的过程中构建起系统化的模式,通过多种医疗资源的共享来达到医疗服务的多种状态。

结语

医疗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和鼓励社会一些机构进行医疗机构的多渠道的建设。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上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制定出服务的标准,以更好的使百姓们能够获得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真正的目标是整合资源,使医疗服务能够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的状态。无论是社会机构还是相关的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的模式都可以根据供给侧改革来更好的使医疗资源呈现出全方位服务的状态。在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方面,在医疗服务的相关内容方面都可以根据群众的需要来进行设置,使医疗服务能够真正符合百姓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崔琳珠.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法律规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2]王天舒.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与政府管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3]刘建,周保利.远程医疗发展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0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