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的循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的循证分析

马婧,杨煜,赵玉辉

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 161006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循证护理在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连台手术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循证组(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循证组患者中出现的护理风险、护理缺陷均显著更低,且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更高,患者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在耳鼻喉连台手术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及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循证护理

耳鼻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关乎着我们的视力、听力以及嗅觉,如果这些器官出现问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耳鼻喉遇到一些问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对于耳鼻喉疾病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耳鼻喉疾病类型较多,不同疾病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手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给手术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以及带来了相应的手术风险,尤其是在批量连台手术治疗过程中,极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术后的恢复[1]。故,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给与良好的护理,以减少手术风险。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3例患者在耳鼻喉连台手术期间实施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连台手术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循证组(42例)。常规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在16-63岁,年龄均值(39.25±5.84)岁;循证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在15-65岁,年龄均值(40.01±5.23)岁。两组资料具备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相关工作流程及护理内容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手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手术。

循证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1)评估手术问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科室需成立护理风险控制小组,通过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院内做完相似手术以及手术可能发生的问题等来评估患者连台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手术风险,同时对这些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研究表明,在耳鼻喉连台手术中,主要的护理手术风险为安全核查隐患、坠床、知悉、应激反应、感染等。(2)风险分析和控制:连台手术风险主要分为护理人员、手术两方面,因此,小组人员应对这两方面进行强化。首先在护理人员方面,必须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同时需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操作能力,要求护理人员认真书写病例及总结护理工作;其次在手术方面,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进行消毒,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术中使用喉镜等相关器械时应注意使用方法,避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最后,风险控制小组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在连台手术护理方面的训练,使其能够熟悉连台手术的护理工作,清楚连台手术中需要做好的护理工作。(3)考核: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需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护理人员达标,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和质量。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包括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

(2)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问卷中包含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x±s)以及(%)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x2检验,检验值P<0.05时认为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常规组中,护理风险发生率为9.76%,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9.51%,护理质量评分为(7.69±0.55)分;循证组中,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0%,护理缺陷发生率为4.76%,护理质量评分为(9.12±0.4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据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1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风险(%)

护理缺陷(%)

护理质量(分)

常规组

41

4(9.76)

8(19.51)

7.69±0.55

循证组

42

0(0.00)

2(4.76)

9.12±0.43

-

4.305

4.260

13.214

P值

-

0.038

0.039

0.000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经问卷调查发现,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3.17%,显著低于循证组(90.7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常规组

41

17

13

11

30(73.17)

循证组

42

28

11

3

39(90.70)

-

-

-

-

5.734

P值

-

-

-

-

0.017

3.讨论

循证护理时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认真的、明智的、深思熟虑地运用当前所获得的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临床经验、患者的病情等,从而预估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和护理效果[2]。与传统护理不同的是,循证护理是基于切实的证据来评估护理风险并制定护理方案,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耳鼻喉连台手术中,由于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操作较迅速,护理人员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如果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护理能力,那么就极易增加手术的风险,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故此,在耳鼻喉连台手术中实施循证护理非常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循证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知,应用循证护理,可较好的控制风险的发生,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及安全性,这对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润, 王雪珍. 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的循证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5(31):109-110

[2]陶萍. 耳鼻喉科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5):156-157

[3]于晶红. 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临床效果分析[J]. 2017, 11(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