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规范化及技巧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浅论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规范化及技巧运用

张志勇

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湖南 长沙 邮编 :410119

“十三五”规划课题《中职视障“大差异班级”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XJK016BZXX065)。

摘要 近些年来,足部反射区疗法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如何规范其按摩手法并健康合理运用其技巧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学者王卫东,李亚明等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作为推拿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手法的应用规律应遵循现公认的推拿手法学体系。开展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规范化研究,对手法进行系统分类、命名或手法定义、动作要领、临床应用或适用范围、复合手法运用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并形成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手法技巧的研究,对丰富和规范足反射区手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足部反射区 按摩手法 技巧 运用 规范化

1 现状

目前常用的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有单拇指推掌法、食指扣拳法、捏指法、扣指法、双指钳法、双掌捋法、推掌加压法,拔伸摇踝法、双手理法、合掌搓法等。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及实践发现,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存在以下问题:

1.1手法分类不够系统且手法定义不规范

当前,在足部反射区疗法实践中,适用的手法除上述种类外,常用的还有抖法、屈指推法、分推法、合推法、捻法、勒法、滚法、拍法、叩法、摇法、扳法等推拿手法。故有必要扩展适用足部反射区的按摩手法种类.并依据手法动作动态特征系统分类,建立完整的手法学系统。同时,目前大多数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的命名或手法定义,主要依据术者操作时的肢体的外部形态来确定,导致这些手法的命名或定义不够规范。

1.2手法适用范围有待明确

足部反射区的形态和足部解剖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手法的应用有其特殊规律,用于诊断或治疗的手法操作也各有特色。但目前有关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或适用范围,并没有体现出手法用于诊断或治疗时的特异性。

1.3动作要领有待明确

目前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大多没有明确手法动作要领。本人认为动作要领是手法操作的技术规范掌握动作要领,对于正确领会手法技巧,进行手法教学、手法练习和实践操作有积极作用,其内容不可或缺。

1.4复合手法运用的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足部反射区疗法的实践操作,较多采用了复合手法,如推刮法、点按揉法、推掌加压法、拔伸摇踝法等复合手法的使用。这样可加强手法的治疗作用,提高手法的效率。但对其合理性、适用性及实用性的研究不足,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2 规范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学体系

针对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应用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将解决下列问题提上日程。

2.1 明确手法的分类及定义

推拿手法学按动作形态的特征,将手法分成六大类。应用于足部反射区的手法也可依动作形态进行分类。此举有利于突出手法的动作特征,避免手法名称与手法动作名不副实的混乱情况。科学而规范的手法命名或定义不能只简单地依据术者操作时肢体的外部形态来表述,而应是该手法本质特征的准确说明。考虑到足部反射区疗法的历史原貌,笔者认为既可维持原有手法的命名,也可依手法的动作形态灵活变通。

2.2明确适用范围

根据足部反射区的不同形态和足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相应的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从而诊断或治疗某些疾病,是当前足部反射区手法的重要研究内容。有待本行业学者和从业人员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2.3明确动作要领

手法的动作要领内容涉及术者的姿势,受术者体位,术者的肢体着力部分和施术治疗部位,手法的动作结构,手法的力度、频率、幅度、刺激时间或次数,手法的移动,手法的动力形式,以及如何避免和纠正错误动作等内容。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教学、练习和实践操作,都需要有完整而详尽的手法动作要领。

2.4 复合手法

复合手法运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手法效率,增强疗效。因而对复合手法的研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法同时使用的效率和实用价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反射区或足部解剖结构。只有这样才可达到事半功倍,而又不仅仅是为省时、省力,图操作的方便。

3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技巧及运用

3.1手法着力部分的技巧

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操作一般多用关节突部分着力,以加强刺激性,但单一、重复地使用关节突,易致关节损伤或劳损,因此应根据足部和反射区的形态,灵活选择适宜的不同手法着力部分,避免单一、重复。

3.2手法的发力技巧

足反射区由于区域较小、移动受局限,加之皮肤角质层较厚而相对不敏感,因此手法刺激宜大,力度要求、发力方式显得至关重要,一般宜以小关节发力,手法操作发力多运用腕部的屈伸运动,产生按压或滚动的力学效应。

3.3手法操作的辅助支撑

由于足部和反射区形态的特征,在趾腹、足弓、足侧缘等部位,手法不易吸定而滑脱,因此应注意按摩手法的辅助支撑。

3.4 手法的移动技巧

手法的移动一般应根据足部和反射区的形态、反射区的作用及手法的治疗作用而确定,强调操作的方向性。

4 手法的节律性

由于足反射区与神经中枢的作用关系密切,因而对足反射区进行节律性刺激,利用节律性的信息冲动传人,调节神经中枢的功能状态,作手法操作,要充分考虑到轻重力度和频率快慢的节律变化,如点按揉法,操作时点按刺激较强,以揉法缓和,故作点按常以揉法配合,为轻重力度的节律刺激;而作心、肺区的拇指关节突点按、揉操作时,以腕部的摆动,作轻重交替的节律刺激;在作叩拍刺激时,其叩拍的节律尤为重要,有节奏的击打,可疏通经气、安抚情绪、振奋精神,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受,亦如音乐的节奏感。

足反射区手法技巧的运用,除上面内容外,还涉及有刺激量、手法频率、姿势、体位、介质、作用时间的长短等,加强对足部按摩手法的深入研究,其目的还在于促使形成适合于足部按摩的独特手法体系。

5、结语

加强对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规范化和手法学体系的研究,可促进足部反射区疗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更好地规范行业标准。同时,讲究手法技巧的运用,可提高手法操作的效率,增进疗效,避免由于操作不当所致手部关节的劳损。

十三五”规划课题《中职视障“大差异班级”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XJK016BZXX065

参 考 文 献

[1]黎文献主编 足部反射区示意图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2]王卫东主编.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杭雄文编.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学习手册(修订本).苏州: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足部按摩师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0~11

[5] 李亚明 足底反射区疗法机理研究的探讨 按摩与导引,1999;(1):4—5

[6] 张雪军主编.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95

[7] 张学勋主编 足部疗法治百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 39

[8] 李亚明 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的规范化研究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1):29—30

[9] 李亚明 足反射区按摩手法技巧运用的研究 按摩与导引,2001;(1):62—63

[10] 俞大方主编.推拿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