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季刚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邮编 214105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2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总结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胆管损伤、3例术中出血及1例术后胆漏,未出现肠管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若去除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64%。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是由多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术者应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仔细精准地实施手术操作,发生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有效手段,腹腔镜的开展使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其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也因此逐渐替代传统手术成为胆囊手术的主要术式[1]。不过由于患者病情差异、手术者经验及技能水平、解剖异常等因素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可出现一定并发症,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可严重影响患者疾病恢复及健康安全[2]。本研究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1料与方法

1.1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2例,122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87例;年龄26~78岁,平均(49.6±4.3)岁。所有人均经过B超、CT等方式确诊。122例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89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25例,胆囊息肉8例。

1.2 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采用常规的三孔法进行操作,做10 mm切口于脐下缘,使用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在腹腔镜下解剖胆囊三角,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分别处理,要求明确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者关系, 遇胆囊三角区炎症重、粘连致密的情况一定要靠近胆囊壁一侧分离,注意防止胆道损伤。完成后要仔细检查肝床有无漏胆,根据情况必要时放置腹腔引流管。

2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胆管损伤、3例术中出血及1例术后胆漏,未出现肠管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若去除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64%。患者在手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第2 d可进半流质食物,对患者实施了3~7 d的抗生素治疗,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 d,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有腹部手术史、无粘连性肠梗阻病史的患者一般腹腔内不会出现严重和广泛的粘连, 因此也可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对围手术期加以重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安全有效的完成。

对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我们一般是采用开放法造气腹,这样可以避免穿刺引起的腹腔脏器损伤。切口感染在各种手术中均十分常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大多发生在脐部, 术前应注意将脐部彻底清理,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在脐部切口将标本取出时, 注意保护切口不与之接触,若沾染及时进行消毒[4]。本组未出现肠管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可能是病例数较少, 我们作为基层医院操作过程警惕性高,防范措施严密,不片面追求手术时间有关。

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出血后会对视野造成影响,使止血处理难以准确实施,同时也增加了误伤其他组织结构的风险。术中出血与胆囊血管位置的异常有关,有时在胆囊管后方并行存在后支血管,若钛夹夹闭不全则剪断胆囊管时可造成出血;剥离胆囊时层次掌握不好亦容易出血;对于合并有肝硬变的患者,则出血的风险会明显升高。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注意胆囊动脉、肝右动脉的解剖变异,在对胆囊动脉周围组织清除时不必过于干净, 出现出血时,应冷静处理,不可盲目止血,根据出血位置进行小心处理[5]。 本组3例术中出血均为胆囊动脉或其粗大分支汹涌出血,经第一时间用纱布按压,吸清积血找到出血部位止血处理。

胆管损伤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胆囊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胆囊三角区形成粘连水肿,解剖结构辨认困难; 胆管、胆囊三角区变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电凝止血时可对胆管壁造成灼伤,暴力性钝性分离、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时过度牵拉等均可造成胆管损伤[6]。本组1例胆管损伤为胆总管横断,术者对 Mirizzi综合征认识不足,误认胆总管为胆囊管导致损伤,并在随后的操作中又同时损伤左右肝管,经作肝管成形 Roux― en― Y肝肠吻合术,患者预后良好。胆管损伤后还可导致术后出现胆管狭窄的并发症,因此术中需仔细、认真操作,充分解剖胆囊三角,辨认三管关系,遇术中出血时要用吸引器清理术野弄清关系再操作,若炎症较重或发现胆道变异看不清楚解剖结构时必须中转开腹,术后要仔细检查,并明确有无胆汁渗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为胆囊管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迷走胆管漏、毛细胆管漏等。术中应仔细操作,注意创面和断端的处理,胆囊切除后对三角区进行检查,使用干纱布擦拭,若有黄染,需观察是否有异位或迷走胆管存在,有则进行相应的处理[7]。若手术中存在严重粘连、胆囊床剥离过深等情况,术后可放置肝下引流管,能够及时发现胆漏,减少再次手术的机率。本组有1例术后胆漏患者引流量50-80 ml/天,考虑为迷走胆管漏或毛细胆管漏,引流3天后逐渐减少,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是由多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术者应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仔细精准地实施手术操作,发生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庆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策略[J].医药前沿,2016,6(26):78-79.

[2] 王耀东,侯森,时永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3(1):35-36.

[3] 董建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防治[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7):2233-2234.

[4] 白正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615-615,618.

[5] 范向军,王雷,王尧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交通医学,2014,1(6):687-688.

[6] 曹连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17(3):17-18.

[7] 王康.浅析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并发症的防治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13(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