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1

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曾萍

哈密市中心医院 邮编 839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患者心理特点进行讨论分析,进行相应护理。方法:对不同患者状态进行分析,针对性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不同患者状态进行分析,采取对应 护理,使不同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结论: 通过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相应心理护理,减少和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以利于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 门诊患者 心理状态 分析 心理护理

门诊是患者提供到医院来就医的第一窗口,也是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第一线,我院的门诊病人每天平均在1500人左右,星期一在2000多人次,加上家属每天人流量都在3000人次以上,人员对象复杂,心理素质也残差不齐,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求也不同。我们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指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的职业、地位、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与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达到治疗或者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所以,我们每个门诊工作者都要正确认识和评估每一位门诊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也是减少门诊投诉,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重要保证。

仔细观察,发现门诊病人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心理护理。

每个人自感到不适开始,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产生激烈斗争,就联想到要不要到医院去求治,医务人员会对他咋样。心理上需要医务人员了解他、帮助他、希望尽早得到治疗;特别是急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急的心理,都希望得到医务人员最大程度关照。期望值很高,特别是我院晋升“三甲”以后病人这种心理状态尤为突出。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稳定病人的情绪,在处置中体贴病人、暗示病人,动作要轻柔、操作要娴熟,用我们的行动给病人以心理支持,使病人有信赖感和安全感。

医务人员看来不十分为重的疾病,有可能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威胁,这些病人病人虽然病情不重,不危及生命,但他们的内心可能却十分紧张,对导诊分诊人员乱发脾气。此时我们要理解这些患者表现, 是病态心理特点的体现,特别需要我们热情关注积极给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心理变化给病人语言、行为的暗示,从而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在良好的心境中配合诊疗,这对病人尽快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不良心理

门诊病人大多是出诊患者,不懂就诊流程,他们一到医院就希望直接看病,治疗。但目前大多数医院门诊病人就诊手续较多,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取药;又因就诊病人多,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小不同的窗口、陌生的门诊环境,一个又一个长短不一的排队,病人焦虑的心理会进一步加重,病人会感到手足无措易产生心烦意乱,易怒等心理问题。面对这些心理问题,门诊护理人员首先要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让病人感到愉快、安全和依赖感。对不懂流程的病人,门诊导诊分诊护士要不分地位高低、生人熟人都一视同仁热情、 礼貌待人, 通过我们紧张有序工作程序和认真负责态度以赢得病人心理上的信任,用文明礼貌的语言、文雅的举止,减少和消除焦虑不安、烦躁紧张心理。 对病人提出的诊治问题,要耐心解释,慎重对待。

要掌握换药、门诊小治疗病人心理,采取相应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门诊每天都有换药、拔甲、灌肠、拆线等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数都是抱着一个怕痛的心理,所以护士要了解他们这种心理,通过语言暗示疗法 ,增强病人自信息,减少他们对换药、拔甲、拆线的恐惧紧张心理,使治疗顺利进行,促进疾病康复。护士可耐心向病人解释,在治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指导病人采取相应的姿势,减少疼痛,通过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促进疾病康复,对于部分小孩,他们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就要跑,不愿配合我们,护理人员应该鼓励劝慰他们,利用儿童的好胜心理,多加赞扬,使他们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同事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要技术操作规范、过硬、合理心理暗示,得到病人最大合作, 缩短疾病疗程,使疾病早日康复。

做好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除了应具备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操作外,还要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过硬基础知识、良好心理素质和善于发现心理问题的技能;通过自身的工作态度、语言、行为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和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以利于病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