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在城市老龄化进程中的健身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1

休闲体育在城市老龄化进程中的健身探究

孙文兰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为正确认识及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本文通过休闲体育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影响,为老年人休闲体育提出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休闲体育 生理 心理

休闲体育的概述

休闲体育属于一项非功利性运动,是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它可以更好的满足主体的身心发展,并使主体自觉性、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良好情感体验之中,从而达到一定的需求和满足,寻求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运动方式。

人口老龄化进程趋势

从国际通用的老龄化标准来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该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该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整体处在老龄化的阶段。

通过数据分析,2015年的时候,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2.22亿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6.15%,预计在2020年,老年人口将会突破2.5亿人,届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会达到17.17%。预计在202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突破3亿人,中国也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通用的老龄化标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系统工程,国家通过采取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切实可行措施,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制定和完善老龄法律法规等等都是积极的。在提倡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中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做到这点,发展休闲体育是至关重要的。

休闲体育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生理的积极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长寿的源泉。这是生命科学的基本规律。生活中有句名言“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早晚会被迫腾出时间生病”。休闲体育运动对于过休闲生活的老年人更为重要。正确的选择休闲体育运动对生理健康所产生积极的作用在于:(1)经常参加休闲体育运动,骨骼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强骨骼的物质代谢,防止有机成分丢失,使骨的弹性、韧性增加,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2)提高心脏功能,降低血脂,增强心血管功能,有助于防止老年性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生。(3)人到老年以后,身体各代谢功能失去平衡,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功能下降影响运氧的能力。经常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提高全身各个脏器的新陈代谢。(4)经常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改善大脑营养状况,预防大脑衰老,使老年人精力充沛,动作敏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肌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旺盛精力,使人精气愉悦。(5)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机率。

四、休闲体育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心理的积极作用

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这一点已为众多老年人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坚持。虽然老年人没有意识到休闲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定因素。众多研究表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不仅能自理日常生活,而且能坚持锻炼,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因而他们心情愉快,身心健康状况良好;相反,那些疾病缠身,因各种情况不能独立外出参加群体活动,或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科学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人在运动时人体内会分泌一种被国外学者称为“快乐激素”的物质,能使人心情畅快、倍感轻松。所以,日常生活中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往往心情比较开朗,善于与别人相处。另外,从事适量的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控制缓解心理焦虑和抑郁有良好的作用,而不同的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的心理情绪有不同的影响,缓慢、舒展的体育锻炼更能有效的缓解老年人的心理焦虑和抑郁。因此,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能有效地缓解心理情绪;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焦虑和抑郁较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严重。

小结

人口老龄化是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进程。老年人余暇时间的增多使休闲有了必要的前提,经济的发达为人们从事休闲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们提供选择更多的休闲运动方式。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老人与不参加运动的老人相比,不仅外表上显得年轻,身体健壮,抗病力强,精力充沛,使心理素质、身体、精神的自我控制能力加强,这对增进身心健康、抗衰益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 静,尹世玉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6(3).

[2]孙 珂,休闲体育对老年人的健康价值体现研究[J] .搏击.2012(10)

[3]弋 晶,葛 蔷,老龄化进程中的我国老年人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