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整体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炎症性肠病整体护理分析

于宝霞 张华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7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效果的观察,总结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整体护理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主要由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组成,属于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在临床治疗上并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要是依靠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在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1]。资料显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在近年已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引起了临床上的广泛关注[2]。为了更好地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0~58岁,平均43.5岁,其中UC患者26例例,CD患者4例,病程3个月~10年;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8~60岁,平均44.5岁,其中UC患者27例例,CD患者3例,病程5个月~8年。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呕吐症状。经肠镜、病理检查确诊,并排除以下情况:①不肯配合护理措施患者;②有胃肠手术史患者;③身体有其他严重疾病,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疗程4周,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少吃多餐,以高热量、高维生素、刺激性少和低纤维食物为主[3]。忌食难消化食物、壳类食物及酸辣刺激性食物。冷饮、碳酸类饮料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应避免以上食物。在急性发作期,要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病情严重或进食困难者,给予必要的肠外营养,静脉补液(包括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维生素以及电解质)。伴有大出血时,必须禁食。

1.2.2 心理护理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病,反复的腹泻易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倾听患者诉说对疾病的担忧,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开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自我调整心态,患者鼓励,保持积极良好的健朗心态,告诉患者,只要规律,有效地治疗,病情可以很好地控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取得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上的配合[4]。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1.2.3病症护理 (1)呕吐、腹胀:在患者呕吐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滞留导致患者呛咳。及时帮助患者漱口,观察患者口腔内粘膜的变化,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患者口腔出现并发症。对严重腹胀患者应进行胃肠减压工作,对患者胃肠道内的潴留物进行引流工作,从而减轻患者胃肠道压力[5]。(2)腹痛: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部位、腹痛性质、疼痛时间,对于腹痛明显者,遵医嘱适当使用解痉挛药物进行止痛;对痛因不明确的患者慎用镇痛剂,以免掩盖患者肠穿孔等并发症;还应注意对患者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量,以免因过度使用造成患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症状。(3)腹泻:炎症性肠病患者大便呈粘液脓血性,腹泻症状较轻者一天2~3次,严重者一天可达20~30次。护理人员要加强肛周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仔细清理患者肛周,帮助改善患者肛周皮肤血液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肛周的水肿、疼痛。

1.2.4营养支持的护理 营养不良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对患者进行完全胃肠内营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保证患者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以便控制患者病变的活动性。为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营养补充的途径有肠内、肠外多种途径,包括葡萄糖、血浆、静脉补液和电解质等。护理人员应遵医嘱适时补充患者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确保患者生命指征平稳,状态良好。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肠镜检查粘膜轻度炎症反应或假息肉形成。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 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9 9 2 93.3%

对照组 30 14 10 6 80.0%

P值 P<0.05

3讨论

炎症性肠病有许多临床症状,在病情进一步加重时还可能出现较多并发症,甚至癌变。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认真讲解疾病的原因、特点、及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炎症性肠病极易复发,且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与疾病有着莫大关系[6]。研究显示,通过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显著,体现了科学护理的价值,这与本组结论一致,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医疗环境的改善,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7],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与实践,寻找更好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周柬.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4):435-437.

[2]景华娟.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特点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4):28.

[3]袁媛.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53-54.

[4]陆莲英.炎症性肠病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68-69.

[5]王晓伟,金鹏,李世荣.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92-1293. 

[6]陈宝心,耿岚岚,袁鹏英,等.小儿炎症性肠病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463-2465.

[7]浦雪.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