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 146例的护理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 146例的护理讨论

赵敏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91例实施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小儿患者,通过术前评估、术后护理等措施提高治疗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在术后未发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7.1±1.3)天,在随访过程中也未见出血、发热等情况,治疗效果显著,护理满意率为96.57%。结论: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虽然是一次小手术,但需要患儿加强自我管理,并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时发现呼吸道分泌异常等情况,从而保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预后。

关键词: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护理;呼吸道分泌异常;安全性

儿童是扁桃体腺样体疾病的高发群体,由于其免疫力、抵抗力较差,容易患有扁桃体腺样体疾病,甚至危及到耳鼻喉组织和呼吸道系统[1]。此外,我国近年来自然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特别是空气质量引发了社会讨论,该疾病患者的手术人数也出现了上升趋势。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91例实施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小儿患者,通过对手术护理情况的优化,着重探讨护理要点,提高护理治疗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91例实施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小儿患者,其中,男性有57例,女性有34例,患者年龄在3-14岁,平均年龄为(7.6±2.7)岁,在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呼吸声重等。此外,属于单纯扁桃体肥大的有30例、腺样体肥大的有26例、单纯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有35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在术前,需要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并咨询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程度和主要异常反应,特别是疾病持续时间、身体基础病症等。此外,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禁忌症进行核查,特别是呼吸循环系统障碍和凝血障碍等[2]。在手术前期,则需核实患儿信息,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观察病情状况和发展程度,并保持口腔卫生,并做好禁食8小时的准备。与此同时,针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即对手术实施方案、风险、最终目的进行说明,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引导患儿积极的配合手术。除此之外,加强饮食护理,提高营养,防止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等,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术后护理中,首先是对呼吸道情况的管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麻醉前观察和吸氧治疗。其次,是对出血问题的预防。即观察患者是否口腔有分泌物溢出,并做好相应的舒适护理。此外,须观察患者面部颜色、血压情况,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在饮食管理方面,须特别注重辛辣、冷饮的食用,不宜过量,应以新鲜汤米食物为主。最后,在健康教育指导上,主要侧重于对口腔、饮食的管理,并提醒家属协助患儿进行康复锻炼以及感冒病症的预防。除此之外,需要针对患儿病情差异、康复情况等对家属进行日常生活协助的建议指导,帮助患者鉴别术后相关症状,特别是异常情况的关注,以便及时的送医治疗。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将针对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与了解,特别是对并发症、不良反应等异常情况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护理满意度调查,即可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在术后未发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7.1±1.3)天。在随访过程中也未见出血、发热等情况,治疗效果显著。此外,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也显现出较好的反馈,即满意率为96.57%(112+29)。

3 讨论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主要是针对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进行的,而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多引起的,其中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在临床症状上涉及到耳部、鼻部和呼吸道感染几个方面。其中,耳部症状主要是由于扁桃体肥大导致的鼻咽部炎性分泌物集聚,从而引起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影响儿童听力,出现耳鸣等症状。而鼻部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鼻涕和睡眠呼吸声大等。此外,呼吸道感染则是由于分泌物刺激到呼吸道粘膜引发的支气管炎[3],导致患儿出现咽部不适、咳嗽等症状。在治疗方式上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且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且术后恢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手术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患儿病情的优化,强化治疗有效性。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并不复杂,属于小手术。但是,由于儿童作为特殊的患病群体,其生理具有特殊性,手术风险也会有所提升。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则是术后出血,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术后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包括护理不当、手术失误、后期护理效果差等。而优质的术前护理能够为手术过程提供保障,即术前的检查工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而术后的监护能够及时观察到患儿的病情变化,将出血危害将至最低。与此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饮食指导和舒适度改善,有助于为患儿提供良好的休养空间,提高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在出院前,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和突发情况的基础护理方式,特别是对相关疾病的预防方式,有利于规避风险,防止病情的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情况及时的就医送诊具有关键意义,有利于对患儿实施尽早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虽然是一次小手术,但需要患儿加强自我管理,与此同时,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时发现呼吸道分泌异常等情况,从而保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欧飘玲,梁立雪,刘秀容等.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3(10):168-169.

[2]唐泽花.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联合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5(25):241-243.

[3]吴晓燕.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处方药.2014,12(15):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