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3

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观察

周主华 1 韩桂枝 2

阳信县人民医院 山东 阳信 2518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各类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非语言性沟通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沟通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达到93.5%,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达到94.7%,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为70.5%,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72.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非语言性沟通护理方式应用到儿科护理中来,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非语言沟通;应用观察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 160 cases of childr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as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 = 80).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verbal Sexual communication for the care,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are, on the basis of this observ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family care on the satisfaction of care.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nursing method was 94.7%,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nursing method was 72.4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children with care attitude and nursing method of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ursing methods to pediatric nursing can achieve good nurs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s familie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car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observation

儿科护理由于护理对象年龄较小,因此常规的护理方式有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患儿对语言掌握不够,无法准确理解护理人员的意思,同时也无法准确表述自身的感受,基于此,在针对儿科患者而护理过程中可以科学应用非语言性沟通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有助于护理人员通过简单的表情、动作、身体姿态、眼神交流等行为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患儿对各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儿及其对应的护理方式,进而探讨非语言性沟通护理的实际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各类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3.5±1.8)岁,住院时间在5-12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7.5±1.4)天;对照组患儿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1.5-6岁,平均年龄(3.2±1.5)岁,住院时间在6-11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7.0±1.7)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性沟通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注意面部表情

针对患儿年龄较小,对陌生环境和人群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对疾病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通过亲切的面部表情来获取患儿的信任,并有效提高患儿对医院环境的认可,促使患儿增强安全感以及对医生护士的亲切感,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措施打下基础。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干预促使患儿保持心情愉快,并减少对疾病的恐惧,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措施。

1.2.2 注意身体姿态

护理人员在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相关的身体姿势,一般来讲,由于患儿年龄幼小,对语言的掌握运用水平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互通信息性交谈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的临床资料。具体来讲,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点头、手势等吸引患儿注意,同时让患儿认识自身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患儿表达自我的欲望。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根据患儿需要快速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避免引发患儿及其家属出现恐慌情绪。

1.2.3 对患儿的接触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学习科学有效的抚触操作技巧,通过针对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抚触,可以有效减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或者不良情绪,有助于稳定患儿情绪,促进各项治疗措施顺利进行。在合适的时机护理人员要选择对应的抚触措施,这样可以大大促进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而促使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爱护。这些护理操作可以进一步增强患儿的安全感,同时有助于患儿彻底放松情绪,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促进患儿恢复进程。

1.2.4 眼神交流

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眼神与目光,要始终保持以温柔的眼神对待患儿,避免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畏惧、紧张的情绪。特别是在进行某些治疗措施的过程中,比如为患儿进行注射治疗,不少患儿对此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不仅要帮助医生完成治疗措施,还要以眼神鼓励患儿勇敢接受治疗,从而稳定患儿情绪,并促使注射治疗的顺利完成。

1.2.5 注意保持病房环境

良好的病房环境可以安抚患儿情绪,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促进患儿的恢复进程。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病房内的多个因素及其对患儿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讲包括病房的光线、温度、湿度、装饰等,通过与患儿的有效沟通进而促使病房满足患儿的各项需求。可以在病房内加入一些卡通人物,激发患儿的兴趣,改善患儿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达到93.5%,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达到94.7%,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为70.5%,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72.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儿科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这是因为护理对象年龄较小,对语言的应用掌握水平较低,加上患儿自身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此外部分患儿存在活泼好动的特性,在医院治疗期间如果对其未能保持高度关注,患儿就十分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患儿的恢复过程,还会给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带来负面作用。

一般来讲,护理操作过程中大都采用语言完成沟通,但是儿科病房的患儿自身的语言水平较低,加上护理人员与患儿心理水平相差悬殊,这就使得采用单纯的语言沟通护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针对160例患儿采用的不同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应用非语言性沟通与语言沟通两种护理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达到93.5%,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达到94.7%,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为70.5%,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72.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数据说明针对患儿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自身表情、动作、眼神等内容,在相关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用眼神向患儿进行鼓励,促使患儿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以合理运用抚触等肢体接触手段进而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而为具体治疗护理措施的顺利开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次研究显示,将非语言性沟通护理方式应用到儿科护理中来,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米敏.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8:178.

[2]王晓菲.非语言类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08:138-139.

[3]张华楠,王灵香.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8: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