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张洁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南京 211500

【摘 要】目的:评价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转氨酶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AST、ALT升高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ALT、AST水平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谷丙转氨酶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可显著提高脂肪肝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关键词】脂肪肝;谷丙转氨酶;诊断价值

脂肪肝并不属于独立性疾病,其主要是在多种原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肝代谢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肝细胞内大量沉积以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质类物质,但通常情况下脂肪肝患者并无典型症状。临床实践证实[1],大多数脂肪肝患者的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都会处于明显升高状态,因此,临床诊断脂肪肝时,会将二者作为主要检测指标。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和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48例,女32例,患者年龄在26-74岁之间,平均年龄(43.6±2.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8±0.5)年。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在29-75岁之间,平均年龄(42.9±2.3)年。分析并比较2组自然资料,组间差异呈现均衡性(P>0.05),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要求所有受试者采血前12h内禁止饮食和进行剧烈的运动,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5mL静脉血,于室温下放置30min后进行离心处理并获得血清。选择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速率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相关要求进行各项操作。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统计记录2组ALT、AST水平,其中一项在40U/L以上,则表示转氨酶水平升高[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器分析所有数据,ALT、AST水平以(5df2fc42de49e_html_cf37d966799a0a23.gif )描述并给予t检验,ALT、AST升高人数的百分比以(%)描述并给予x2检验,将P<0.05看作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标准。

2 结果

2.1 分析比较2组ALT、AST水平

试验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所示。

表 1 分析比较2组ALT、AST水平(5df2fc42de49e_html_cf37d966799a0a23.gif ,U/L)

组别

ALT水平

AST水平

试验组(n=80)

80.2±5.2

66.8±5.0

对照组(n=80)

33.5±2.2

31.2±2.0

t值

73.9780

59.1284

P值

0.0000

0.0000

2.2 分析比较2组转氨酶升高百分比

对照组ALT升高百分比为3.8%(3/80),AST升高百分比为2.5%(2/80),试验组则分别为60.0%(48/80)、52.5%(42/82),2组ALT、AST升高百分比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显著(x2=52.2839、50.1567,P均为0.0000)。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患病数量逐渐增加,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肥胖患者是脂肪肝的主要发病群体,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长期酗酒等破坏了正常代谢和内分泌稳定性,进而形成脂肪肝。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年龄具有一定的密切关联,相关调查资料显示[3],40-65岁年龄段的人群最易发生脂肪肝,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转氨酶对酮酸和氨基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具有一定催化作用的酶,其主要在肝细胞线粒体当中存在,如果肝细胞膜通透性较正常状态增加,细胞中的ALT就会向血液中不断释放,进而显著增加血清酶活性。体内出现血脂过剩的情况时肝细胞就会随之出现脂肪变性,脂肪酸会严重损伤肝功能,此时,转氨酶也会明显升高,所以临床将ALT作为检测肝功能损害与否的一种敏感性指标

[4]。AST主要在心肌处分布,其次存在于肝、肾等重要脏器中,其是细胞内功能酶,其含量高低是反映肝功能损伤的主要指标。

由本组研究得到的结果可知,试验组AST、ALT升高百分比及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谷丙转氨酶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可显著提高脂肪肝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焦阳.脂肪肝诊断中转氨酶水平检验的应用意义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13(1):175-176.

[2] 陈太照.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2):21-21,26.

[3] 林美群,欧超宁.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417-418.

[4] 郑慧慧.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其预后变化规律[J].医药前沿,2016,6(19):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