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探索

李俊生 1 王玉强 1 韩清 2 张璐 3

1.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2. 山西恒信华远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处处离不开电能的需求,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非常重要。考虑到电力系统对于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需要,所以针对供电系统安全状态的管理探讨是整个电力行业的必备功课,这也就要求在具体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创新模式的探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全局意识能力,充分看到这个模式的特质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针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创新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 

引言

在新时期,电能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电量显著增加。在配网管理期间,很多区域由于配网规模越来越大、配网结构越来越复杂,部分负荷密集地区还出现20kV供电配电网,使得整体工作难度增大。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用电损失成为现代供电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供电企业要从配网管理着手,重视管理工作,全面培训配网管理人员,增强安全意识。

1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1.1保证用户用电质量

在电力企业的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通过提高配网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能够有效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保障用户的日常用电。如果配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供电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就会导致用户在用电的过程中出现停电问题,影响正常用电,给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配电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稳定性降低,也会导致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严重的会引发安全问题。

1.2节约经济成本

当电路供电出现故障时,维修部门需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找出故障原因,同时进行维修工作,期间所用的人员、材料都是经济成本,当断电的规模较大时,也会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进行维修。因此为了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只有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降低事故发生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出现。

1.3保证供电稳定性

配网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加强运行管理工作,提高供电可靠性,就能够保证企业级客户的用电稳定。目前我国电力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给居民用户供电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各行各业的作业生产提供动力,因此,供电的可靠性就会给企业的生产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供电可靠性不足,在供电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断电的情况,就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影响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2电力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中国在电力可靠性的长期发展当中,在汲取外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电力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内容:1)电力可靠性建设与实际管理工作出现脱节,并且对于相关数据分析不到位,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致使整个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2)电力企业对于具体的实践研究不够重视,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实际的研究成果,也无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实践。3)可靠性的准则缺乏科学性。电力企业在供电可靠性准则的制定当中,由于缺乏对相关问题的考虑,不能够全方位考虑到电力可靠性制定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准则的制定与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性。此外,在可靠性准则的建立当中,并未结合实际情况,致使整个制定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在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其片面的追求发展的指标,而完全忽视了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电力的可靠性。

3供电可靠性管理创新模式的具体研究方面

3.1供电保护系统功能状态

其实供电保护系统功能状态的探讨十分重要,针对他的安全技术的应用也处在一个开拓期。在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上其实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以上说过我国的创造能力不足,对于供电制造生产技术只会进行一味地模仿改造,并且因为自主意识的不足,很难和外国供电资本行业相抗衡,加之这是一个没有过多前辈经验参考的工作,所以针对供电可靠性系统的优化还是挑战很大的。要知道电力行业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所以智能化技术的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供电保护技术的利用也使得现代电力工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实供电保护系统的技术投入也是很大的,在材料的替换研究,技术的优化管理上都是要付出一定的心血的,投入技术人才和团队的付出同时,也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

3.2加强对故障发生频率的控制

控制系统故障发生频率,一方面,可以使系统高效运行,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企业效益,所以做好故障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管理人员按照日期来检查各设备,做到每日巡查、每周排查、每月全面检查,这样才能把设备检查工作落到实处,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其次,管理人员要增强对故障的防范意识,做好故障危害宣传工作,向用户普及相关知识,使其对设备给予重视,这样既可以保护好设备,让用户参与其中,又能避免出现线路、电缆被盗现象,从而全面保护公共财产。

3.3加快电网改造

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从系统工作运行的角度来看,供电的可靠性主要是受到故障停电以及计划停电等问题的影响。所以要加快电网改造,供电单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配电的技术,优化电网的结构。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重新对电力负荷进行分配,降低由于停电故障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在优化电网的结构时,首先就要将配电线路的设备进行更换,使用智能化设备,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4积极引入先进科学的配网技术

部分配电网路的技术使用方法非常烦琐,导致传统的配电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系统的需求。对于此,管理人员要引进配电网新技术,包括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多功能固态开关技术、分布式电源等。通过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能够逐步实现配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质量。同时,管理人员还要人力宣传在配电网下作业的危险,来提高居民防范意识,进而保证配网安全稳定的工作运行。

3.5技术团队的专业素养状态要求

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的新型手段也被不断应用在运行当中,供电保护技术的开发利用使得它不仅出现在经济发展的一线上,同时还渐渐的普及到了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中。由于我国接触供电化时间较短,在技术上和发展意识上其实都是稍显落后,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发展程度已经远超我国,十分发达,当然这一部分原因还是基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发展水平的确是我们所要发展的目标。构建配电网中运用到的材料有很多,所以在针对不同的地域设计要提前进行合理安排。尽量达到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对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要全面,尽量在布局构建的过程中,加快效率,保持平稳定构建进度。积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规划设计,尽量降低在电流传导过程中的损耗,将对供电保护装置的合理利用发挥到最大,增加更多的配电站点,提升传导效率,在根本上为科学规划配电网进行努力,达到预想的效果。

结语

供电单位长远发展离不开配网管理,只有认识到其对供电产生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增强供电可靠性,完善配网线路,实现优化网络结构这一目的。在准确排查故障的基础上使管理水平得到增强,让供电单位可以稳定运行,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素群.浅谈配网管理对提高供电可靠率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7):39-40.

[2]金正满,张勇,王薛桥.加强配网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31-32.

[3]陈家伟.配网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1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