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镇地区巨峰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浅谈北镇地区巨峰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武小刚

北镇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锦州 121300

【摘要】巨峰葡萄在北镇地区栽培种植已有40余年,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化学农药,一些病虫害抗性不断增加,防治效果问题愈加突出。随着一些新农药的不断上市,巨峰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发展,防治手段也出现变化。本文就北镇地区巨峰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巨峰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北镇市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葡萄面积12万亩,年产量24万吨。分布于医巫闾山东麓,巨峰为主要栽培品种,由于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对葡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果实品质极佳。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果农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提高和加强巨峰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重要。

(一)、巨峰葡萄霜霉病防治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是葡萄生长期的主要病害。病害发生、流行与温度、湿度和降雨密切相关。低温多雨、潮湿多雾易引起病害发生、流行。地势低洼,易积水,通风透光不良园块,有利病害发生。从1985年至2019年,北镇地区发生过四次葡萄霜霉病大面积流行。分别是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6年。这四年的6月20日-7月20日的降雨量,分别高出常年25%-40%。且低温寡照,空气湿度大。霜霉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造成大面积流行。近20%园块绝产,近50%园块减产,给果农造成很大损失。

近些年幼果感病更为严重,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如果6月-7月份降雨量照常年偏多、湿度大、低温、预防保护药剂使用不及时到位,幼果极易感病。主要症状是果实与果蒂连接处病部逐渐变暗黑,病果受震极易脱落。果实发生霜霉病有时比叶片上的出现还早。叶片和果实的预防保护同等重要。因而,巨峰葡萄霜霉病应从落花后及早防治,而且越早越好。

加强果园管理,落叶后清除园内病叶、病果、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生长期适时灌水,园内适时排水,及时剪除病叶、病梢、病果、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是预防霜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农业措施。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使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150-200倍液、68.75%噁酮.猛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预防葡萄霜霉病发生,防治效果显著。如果园内有葡萄霜霉病发生,在病害初发期,喷施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5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防治效果非常理想。

(二)、巨峰葡萄白腐病防治

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叶片、果穗。是巨峰葡萄病害中造成损失最重的一种病害。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因。在生长期遇暴风雨或雹灾,叶片、果梗、果穗受伤,易造成白腐病的病菌从伤口侵入,常能导致病害发生、流行。因而,在风雹、风雨过后12小时内,应及时喷施农药,防治病菌侵染,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梢、病果;秋季落叶后搞好园内卫生,清除园内所有病叶、病果、病枝,并刮树皮,集中深埋或烧毁。合理密植,及时摘心、剪副梢,保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预防白腐病发生。大力推广葡萄套袋技术,可效预防和减轻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和房枯病等对果实的危害。

及时喷施农药,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43%氟菌.肟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对白腐病防治效果显著。

(三)巨峰葡萄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防治

葡萄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在北镇地区是萌芽后座果前主要危害花序。花前低温阴雨易诱发病害流行。发病严重,造成花序、花蕾脱落,影响产量。这两种病害时常混合交叉同时发生、危害,因而在防治时两种病害应共同防治。葡萄幼果长到黄豆粒大小时,病害发生相对较轻。早春萌芽显露花序到落花后是防治葡萄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的关键期。

防治灰霉病,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600倍液。防治穗轴褐枯病,喷施40%氟硅唑乳油4000-50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都能取得良好防效。

(四)巨峰葡萄蓟马的防治

危害巨峰葡萄的害虫较多,但近些年能给葡萄生产造成危害较大的害虫是蓟马。葡萄蓟马又称烟蓟马。烟蓟马是锉吸式口器,多以成虫在葡萄植株、杂草残株上越冬。第二年春葡萄展叶后开始上树危害,吸食叶片、嫩梢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叶片出现退绿黄斑,叶片变小,卷曲呈杯状或畸形、有时穿孔或干枯。幼果被害,果实表面有小黑斑,随果粒增大黑斑扩散为木栓化黑褐色锈斑,危害严重出现龟裂,在近成熟期显露种子,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品价值。主要危害时期是在葡萄初花期到葡萄幼果长到黄豆粒大小时期。此阶段是防治葡萄烟蓟马的最关键时期。

在葡萄新梢花序出现到幼果黄粒大小时,应每隔7-10天连续喷施农药2-3次,可有效防控葡萄烟蓟马的危害。目前,防治葡萄烟蓟马,可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10%联苯.虫螨腈悬浮剂800倍液或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500倍液,具有良好效果。另外,加强人工防治,在葡萄落叶后,彻底清除果园内杂草和枯枝败叶,搞好园内卫生。

(五)巨峰葡萄绿盲蝽的防治

绿盲蝽在北镇地区对巨峰葡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巨峰葡萄的重要虫害之一。绿盲蝽是刺吸杂食性害虫,以成虫或若虫刺吸危害嫩叶、花序和幼果。幼叶受害,形成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斑点。随叶片伸展长大,形成不规则穿孔,花梗、花蕾受害干枯脱落,幼果受害常呈畸形。

搞好葡萄园内卫生,清除园内枯枝败叶及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是重要农业防治手段。萌芽至幼果期是防治关键时期,可以喷施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000倍液、1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8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实践证明,巨峰葡萄病虫害防治,首先应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预防为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综合防治为手段。加强地下土水肥管理,增施农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同时加强地上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使用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减缓农药抗性产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和安全高档果品,确保既优质又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