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如何预防关节僵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1

骨折后如何预防关节僵硬

杨本伍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30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不管是哪个部位骨折,不管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采取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的患者在骨折治疗后均会选择“静养”,一方面是由于多数患者均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因此,骨折了之后就是要少活动多休养,这样骨折才能够愈合的又好又快,另一方面是骨折后往往会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感,导致患者不敢轻易活动,甚至是抵触活动。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骨折愈合后,到医院拆除石膏、支具或复诊时,却发现患肢出现伸不直、膝盖出现弯曲不了的问题,患者就会非常惊讶和着急,甚至是焦虑、恐慌。这种情况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关节僵硬,是骨折患者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于骨折患者来说,一旦并发关节僵硬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且在骨折愈合后需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因此,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骨折康复期间要积极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发生原因

首先骨折按照其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两大类,对于关节外骨折患者来说,在其复位固定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因为不会对关节活动造成影响,因此,这类骨折患者基本上不会出现关节僵硬的问题,发生的概率较小。

而关节内骨折患者是关节僵硬的高发人群,这主要是由于关节周围是由关节囊包围、囊内会有关节润滑液保持关节润滑。当关节部位发生骨折之后,关节中会渗出组织液和血液,这些液体会像稠密的胶水一样,慢慢地粘住关节,使之活动受限。长久以来,被粘住的关节就会出现内外粘连、软组织缩短的现象,从而引起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受到较大的影响,就出现了文章上面提到的关节僵硬的现象。

通常来说,关节僵硬指的是关节屈伸活动无法达到30°—130°,旋转活动不能达到100°,同时在关节屈伸、旋转过程中会伴随有疼痛感。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预防措施

①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时间越晚,其关节粘连就会越严重,那么关节僵硬的发生风险也就越高。因此,骨折后早期合理进行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来说,骨折治疗后的2-6周是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康复蜜月期”,这一时期开始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关节粘连、僵硬,是预防关节僵硬最重要的一项手段。在骨折治疗后的6周—3个月进行功能锻炼,也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康复黄金期”。但是如果在骨折治疗后的3个半月才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则是康复的“晚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关节僵硬大多数已经形成了,因此其预防作用较微乎其微。因此,骨折患者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需根据自身病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将功能锻炼的时间控制在3个月以内。

②尽快消除肿胀: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骨折后会出现肿胀的情况,渗出较多,这些渗出液是造成关节粘连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在治疗后早期要尽快进行消肿处理,可以采取冰敷的方式进行消肿,每次冰敷的时间保持在10-20分钟。其次可以抬高患肢、或者借助电疗等方式来达到促进肿胀快速消退的目的,从而降低关节僵硬的发生风险。

③静力收缩关节周围的肌肉:静力收缩关节周围的肌肉能够促进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这不仅能够促进肿胀的消除,同时对于关节周围的肌肉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这一方法适用于骨折后早期无法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