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刘保磊

兖矿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如何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围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方式,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要坚持融入中心,明确功能定位,确保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企业治理结构的高度融合。自从建国以来,国有企业先后历经了党委一元化领导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等体制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面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强基固本、开拓创新,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提出以党委研究讨论为前置程序,把党的领导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融入管理链条、价值创造和生产经营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章修正案也首次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这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和创新企业治理结构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有企业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高度融合,真正把坚持党的领导写入企业章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治理新模式。要按照深化国企改革部署要求,以战略决策型、资源控制型、效益导向型为目标,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形成相对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程序组织化、具体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党委的主要职责、保证监督的重点内容和参与“三重一大”问题决策的基本要求,将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之中,保证和落实党组织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引导权、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党员干部从业行为的监督权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权,实现党的领导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机统一。要自觉保持思想认识上的高境界,彻底改变“重经营、轻党建”的错误思想,进一步提升管党治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在发展方向、发展思路、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等方面,统揽全局、把关定向,为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要创新工作载体,引领国企发展,确保实现理想信念和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高度融合。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思想支持、组织保证和作用发挥。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任务繁重,面临形势严峻。特别是,当前有的党员干部思维模式、管理理念、工作方式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适应,与市场竞争要求有偏差,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知识、新事物学习研究不够,不能与时俱进、适新应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会上提出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自身就是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体现在治国理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实践性。要积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管理习惯,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改革发展的方向性、针对性意见,建立完善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管理体制、决策机制、管控模式,有效化解企业面临的矛盾问题,确保用科学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坚定发展信心,真正以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的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要优化人力资源,提升队伍素质,确保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人用人工作的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同样,办好国有企业的事情,更离不开人才。企以才治,业以才兴。打造全国、世界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全国和世界一流的人才。国有企业要针对部分专业人才短缺、高端人才匮乏、后续人才储备不足等现状,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按照党组织“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的原则,区分好组织选拔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委托推荐等不同情况,积极采取自主培养与市场化遴选的方式,研究细化选人用人具体办法,规范选人用人基本流程,确保党组织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要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行业领军人物和国际化人才,重点培养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满足企业多领域、多产业协同发展人才需求。要认真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快建立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重点培养、大胆启用优秀人才,积极营造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爱护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要夯实基层基础,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的高度融合。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党组织更加有效地发挥政治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迫切需要广大党员更加扎实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具体要求,开创性地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聚焦中心不偏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建立与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发展模式相匹配、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要牢固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思想,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真正把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生产经营、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切实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的“四个同步”,实现体制、机制、制度、工作的“四个对接”,以企业经营业绩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检验党建工作实绩实效。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问题决策机制,改进完善党建工作责任考核机制,实现与中心工作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积极探索建立组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领导干部考评机制,以及绩效优先、导向明确、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定期分析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体检,为党员精准“量压把脉”、“对症开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情绪疏导等工作,凝聚支持改革、推动发展的整体合力。要坚持以问题导向,聚焦传统文化生态与现代市场生态,积极探索“党建+安全”、“党建+项目”、“党建+开发”、“党建+新媒体”等工作新模式,逐步消除党建工作虚化、弱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统筹协调好党建传统与企业文化、核心使命与社会责任、党建工作重点突破与常态长效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有效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大转型、综合形象的大转变和经济效益的大提升。

邮编:273500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保障服务中心

手机:1385476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