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探讨

刘杨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严重的内涝灾害现象,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内涝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海绵城市发展建设现状,了解建设方案和取得的成果,为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与实施提供思路和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广东省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实质性作用,对缓解城市“遇雨成河”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内涝现象

0 引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发展思路,要求在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留存有限的雨水资源,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和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

广东省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经济发达大省,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地下管网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等问题,在城市暴雨强度较大时,极易导致城市内涝洪灾,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损失。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优势

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河网众多,包括东江、西江、北江和珠三角流域及韩江和粤东粤西沿海诸河,水资源量及过境水量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公共绿地和主要湿地等“绿肺”建设,积极打造以珠江水系、道路林带与绿道网和城市群森林绿地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形成了具有广东地域特色的“青山、绿水、宜居城市”的自然生态。

坚实的政府投入和创新的投资模式。在争取中央有关专项资金补贴和利用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广东还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如深圳市光明新区和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试点PPP项目。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广东在粤东、粤西、粤北多个地市引入村镇污水处理PPP项目,开展和完善村镇控污体系建设,切断污水向自然水体排放的通路。

海绵城市先行先试优势。广东省内珠海和深圳均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深圳市为例,该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总纲,完成了25项三级海绵城市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将水生态敏感性作为生态控制线优化和调整的底线,为在广东省其他地市铺开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政策和技术模板。

较为完善的排水防涝经验和水资源、水环境规划优势。由于多年遭受洪涝问题,广东省具有丰富的防洪治水经验,省水利厅相继出台中小河流治理一期、二期实施方案,系统实施河段疏浚和堤防建设。

3 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3.1 水生态策略

海绵城市要求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其本质在于强调生态优先原则,构建稳定的水系生态系统。

(1)保留敏感区,重视小尺度建设

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森林资源,宜在既有的“自然海绵体”基础上,加强天然坑塘、沟渠、河湖、湿地等敏感区域的保护和修复,强化水生态区域的雨水滞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针对城区小尺度生态斑块,如街心公园、植草沟、街旁绿地开展生态修复,合理设置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来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区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科学利用多维生态场地对短时强降雨进行“化整为零”,实现雨水多级滞蓄和净化,最大限度实现水平衡;通过小尺度场地中设置分散的过滤、滞留等工程设施提供径流的储存和过滤,减小城市化对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强化空间管控,提高连通性

在城市河湖水域空间管控方面,应严格城市河湖、湿地、沟渠、蓄洪洼淀等自然河湖水域岸线的用途管制,维持城市水循环所必要的生态空间。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的要求,广东省属于一区城市范围,地市水面率应达到8%~12%。目前,广州市水面率约为10.15%,珠海市水面率约为8.8%,基本达到规范要求。对于省内其他水资源条件好的城市,可适当恢复和增加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改善城市水循环条件。

3.2 水资源策略

广东虽然拥有丰沛的水资源,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仍然时常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此,对雨水资源的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多源汇流,加强雨洪收集

雨水径流的收集途径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即雨水下渗减排和直接蓄积。应尽可能拓展雨水资源的收集渠道,多元化蓄积方式,进一步完善城市水资源结构。在各地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通过指标体系(如绿地率、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水面率等)的规划,并与城市道路、绿地、水系统、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制定具有地市特色的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方案,确保合理的透水面积。

在建设新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鼓励开发商设置绿色屋顶、中小型蓄水箱、透水铺装等,提高新建建筑的“亲水性”和蓄水功能。提倡老城区市民建设家庭雨水回收系统,作为对公共雨水收集系统的补充。鼓励企业和个人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倡导形成全社会节水、集水和高效用水的良好习惯。

(2)控污治污,推进雨水再利用

建立“源头削减—末端控制—中水利用”的全流程雨水控污治污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分类处理、分质供应。

源头削减:加强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对排入自然水体的雨水进行岸线净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初期雨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地表径流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排水系统。

末端控制:针对不同渠道收集的雨水资源,如道路雨水、建筑物蓄积雨水、工业区含油雨水等,遵循相关的水质标准,分类分工艺进行针对性处理,实现分质供水、按需用水,同时保障后续步骤的用水安全。

中水利用:将收集并处理后的雨水资源补充回用至城市杂用水、低品质工业用水等,节约优质饮用水,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3 水环境策略

(1)雨污分流,开展雨水净化

结合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一期、二期实施方案和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通过由点(坚持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到面(构建相互衔接、层层消减的径流污染控制),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避免超出其水环境容量范围。城镇新区建设应实行雨污分流,现有合流制水系统实施全面截污和雨污分流改造,对难以改造的采取沿河截污、调蓄和治理等措施。

(2)生态治理,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河道是污染物运移、水生生物迁移的重要通道。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河岸应尽可能保持其天然形态,同时结合新工艺、绿色材料解决岸墙的硬质化和生态化问题。在坡岸水生及湿生植物的选取方面,应根据调蓄水位变化及河段空间,提升河岸的绿化层次感和景观美感,同时也便于河道水体与地下水进行交换,进一步提高河道的海绵特性。

3.4 水安全策略

(1)疏浚河道,优化排涝通道

河湖水系是构筑城市防涝体系的基础。目前,广东在中小河流清障清违、清淤护岸、因地制宜筑堤修坡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宜切实推进完成剩余治理目标,按“重灾易灾河流先行,先重点、后一般,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的顺序,以整条河流和整个流域为治理单元整体实施,保障水系行洪顺畅。

(2)加强管网建设,提升排涝标准

管网的排水能力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多年统计资料显示,广东省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系统在应对短时间内强降雨的能力相对薄弱,无法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补充”。对此,应着力实施老城区现状雨水管网提标改造和规划新建雨水管网工程,进一步提升内涝防治标准。雨水排水管网的敷设应与道路建设及综合廊道建设同步,满足城市建设时序,避免重复施工。

统筹城市竖向规划建设与排水管网的关系,基于现有的道路断面形式和坡度坡向,改变路面和绿地的竖向关系,并在道路红线内外绿地空间布置雨洪集蓄设施,及时输送超标的地表径流,避免低洼积水地段的形成。

4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不仅在于缓解城市内涝,也是进一步改善城区现有生态系统,增强城市面对自然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等问题的综合承受能力。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从更高的层次进行研究,从局部视角走向整体,再从整体规划落实到微单元的“海绵体”,建立可行的发展路径,并在试点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为拥有众多水系的广东省,积极推动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实现全省流域生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提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金炼坚.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 9: 77-78.

[2] 温家萍. 海绵城市理论在承德市滨河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19, 9: 88-90.

[3] 车伍,闫攀,赵杨,等. 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 中国给水排水,2014, 30(18): 45-5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