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创新研究

安曼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6

摘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也进一步与时俱进,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全新的教学改革,从根本上确保教学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检验,以此确保体系和机制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新世纪,生物和化学科学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生物化学也进一步提升重视程度,很多高校都设置了相对应的生物化学学科,进一步着重培养生物化学人才。然而从实践中来看,很多高校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的力度,使高校生物化学教学能够呈现出更优质的状态,培养出更多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结合这样的情况,该研究着重分析和探究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创新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分析;改革创新

引言

生物化学是通过了解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其特性与功能、代谢与调节等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医学和药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课不仅成为生物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已渗透到上述领域的诸多学科和专业,并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多技术综合、多领域应用的一门前沿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验教学正是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关键。科学、有效地开展实验课教学对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是生物化学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大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实验内容陈旧,实验结果简单,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兴趣,自主性不强。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论是科研机构、企业还是决策部门都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高等院校在生物化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适时开展教学改革,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调整实验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1特征

对于创新思维这一概念,学术界的说法是不统一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主体为了解决某个个体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生物化学主要是对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并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也许很多学生提出的想法并没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教师也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

2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途径

2.1进一步突出重难点

在高校的生物化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确保学生对学科有足够了解和把握的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到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使生物化学的具体教学内容能够被有效理解和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繁琐,学生通常不能很好地记忆和区分,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进一步总结归纳相应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教师你在每节课教学之前,进一步概括和梳理上一节所学的内容,并组织学生展开回顾,对本章的结构进行大致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指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相关要求,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之前针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进一步明确思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握主体脉络和重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效融合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并结合实施热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引入学生到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对于化学教学有更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样能够对他们的知识记忆和技能掌握起到很大程度的推进作用。

2.2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

为进一步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在安徽工程大学的工科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开展了综合性设计实验准备工作的教学改革探索。笔者与实验技术人员一起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验教学准备工作。首先,每次实验课前7d,教师先提出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所有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并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有关的课外知识。其次,在实验准备过程中,从实验材料的准备和预处理、试剂的配制到实验仪器的调试等过程,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若干名自愿者与教师一起开展准备工作,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更好地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实验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在准备过程中要积极思考相关影响因素和科学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指令按步骤进行操作。通过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每个实验达到最佳效果的概率,并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锻炼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做毕业论文及从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式实验期间,前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的几名同学被分派到各个小组,由他们协助各个小组的实验开展。由于他们在实验准备阶段事先经过教师的细致指导,因此对实验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较其他同学更为熟悉,而且他们同学之间关系融洽,都是同龄人,交流起来更顺畅。最后,实验结束后,邀请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讨论,对实验室规划、仪器性能、使用便利度等进行评价,对教学环节和实验设计提出建议和意见,使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制定和不断完善实验室工作,使师生共同受益,做到教学相长。

2.3导入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为中心,老师为主体,课堂知识量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讲授占据了有效的课时,未能突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导致教学的有效性相对较低,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有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问题导入,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进行探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更提高了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比如在讲解核酸一章之前,先给同学们提出如下问题进行思考: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基因”物质基础是什么?到底长“什么样”?为何功能如此强大,为什么它不仅能决定一个人的外貌,还能决定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为什么可以通过“基因编辑”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主动寻找答案。同时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在讲授新课之前,对小组答案进行点评,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在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情况下,生物化学学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不断地完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对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然而,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具体的教学环节面临很大的难度,所以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相关科目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并使其充分运用到后续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晓柱,白璐,沈剑敏,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3):24-27.

[2]林善枝,刘雪萍,朱保庆.开放式“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