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及优化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及优化路径研究

李健

四川省川南高等级公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下我国社会处于新常态的背景条件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注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从根本上充分展现国有企业所独有的政治优势,确保国有企业获取稳步发展的动力支持。通过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公司企业凝聚力的同时,有助于推进公司企业在同行业市场内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发展。随着国有企业领导提升党建观念意识,逐步强化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展现其政治方面的核心作用功能。本文主要以当前新常态时代要求的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党建和思想整治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进而分析目前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更好地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总结归纳出我党执政能力的优化策略研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路径

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一)贯彻十九大精神

根据党的第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我党对于国有企业实施开展改革工作等方面积极应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相应国有企业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入,致使国有企业将面对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注重增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部署,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从而实现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境界建设,将其过于重视个人利益的观念趋势进行纠正转变。随着党所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相关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运行两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在充分顺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展建设进程中,逐步优化完善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思路设定,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运行,确保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进程的持续推进。

(二)能够使得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

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经济表现形式,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进程,从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增强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注重国家特殊行业的发展建设,完成并落实国有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过程,确保我国经济命脉行业以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能力。我国的社会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奠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在当下新常态的发展趋势背景过程中,有效推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提升的同时,确保党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更好地实现我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由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对党组织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确保党的各项要求渗透至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提升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更好地管理控制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建设方向。与此同时,增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向心凝聚力,维护公司员工的核心利益不受侵害,提升党组织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建设。

(三)更助于全面建设小康

国有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就是确保公司企业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性,有效解决控制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企业所实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等方面,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尽可能地化解矛盾冲突,安抚涉及人员的工作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党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特点。国有企业通过进一步引导公司内部员工更好地了解认识社会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确保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参与相关工作,逐步增强国有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

二、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一)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党政干部的培养工作

注重党政建设在国有企业的实际应用成果,必须从所坚守的核心管理原则进行高标准的优化完善,因此,确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政治核心地位,需要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党组织建设的功能作用。无论国有企业如何开展自身的运转经营结构表现形式,都需要始终坚持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不能随意变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效用特征。对于国有企业党组织来说,从根本上贯彻党建的基本原则,即德才兼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通过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董事会为指引的管理者以及党政管理干部的引导管理作用,从体制和制度的发展层面上明确依法管理工作开展形式,确保党组织内各级干部人员对于相关国有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延伸,实现工作职责在国有企业管理层级以及党管干部之间的高度统一,逐步实现相互关系的综合管理过程。因此,在选择聘用党组织干部时,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获取多层面多角度的广泛意见,从而实现党组织始终为人民的核心关键操守。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始终坚守按照流程制度进行业务处理,逐步强化监督管理干部的实际作用过程的综合评估考核过程,有效提升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的干部培育效果。

(二)选择性使用创新性方法途径进行党建宣传

选择创新型的宣传阵地建设,从而有效地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播途径的强化过程,在维护现有宣传阵地区域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范围扩张。国有企业不仅需要从根本上严格要求自身的党建活动开展,也需要应用创新性的思想宣传方式更好地引导公司企业内部员工的向心凝聚力。随着当前互联网新媒体表现形式的飞速发展,党组织需要充分关注基层人民群众的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通过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干部的思想认知进行深入探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国有企业获取稳定发展的动力支持,借助互联网络的相互沟通,更好地了解当下热点问题的民情观点,实现高标准的党建优化工作任务目标。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发挥领导管理作用,承担着指引职工思想建设的责任要求。所以,必须按照高标准的综合素质管理形式要求领导干部的思想文明建设,确保其核心领导观念的建立,更好地推进政工人员的责任使命感。除此之外,国有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活动开展之间的融合效果,从而进一步展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渗透作用,更好地实现党政干部以及国有企业职工的引导激励管理过程。

(三)提升对基层人民群众的重视程度

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优化路径的选择,充分重视国有企业基层人民群众职工的党建参与工作。国有企业的党政干部领导层级,可以选择性开展学习班活动,通过相关组织活动形式提升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素质建设,确保其创新能力的增强进步。对于国有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相应的矛盾冲突问题,实现各层级国有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过程优化,创设经验交流与讨论的互联网络平台。按照学分制的形式予以国有企业学习小组内基层员工进行奖励,引导其更好地参与专业技能水平的学习活动,逐步提升其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并且始终坚守我国党组织的核心管理信念。而对于国有企业的基层职工来说,必须充分按照国有企业的各项基本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尽可能根据国有企业所制定的战略规划目标,有效提升自身素养能力水平,最终为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国有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潜在能力,充分展现基层员工的创造能力,调动其参与国有企业发展推进效果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

随着我国当前新经济形态条件下国有企业进一步实现深入改革工作,必须从根本的发展态势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现实状况分析,逐步有效地推进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开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我国国有企业获取稳定的发展动力支持,为实现今后长久持续的运营管理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东辉.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关于中原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3):51-53,66.

[2] 黄云涛. 关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及优化路径分析[J]. 现代企业文化,2019,(11):92,94.

[3] 宋文雅,路欢欢. 国有大中型企业班组技术创新文化建设——以国家电网为例[J]. 河北企业,2017,(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