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廉志明

河南省伊川县人民医院 471300

目的:通过对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临床疗效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提升骨科创伤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恢复周期。方法: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位骨科患者进行针对性实验治疗,并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对比,每组60人,A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式,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骨科创伤治疗方式,并在同步治疗的过程中,对两组的情况进行记录、对比和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阶段性的跟踪治疗后看出,参与本次实验治疗的120名患者中,其中A组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人数为6人,比例为5%,恢复情况良好的人数为40人,比例为33%;其中B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人数为20人,比例为16.6%,恢复情况良好的人数为33人,比例为27.5%,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此次的实验分组治疗发现,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治疗的时间,更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感染情况的发生,值得未来临床医学进行广泛的推广和是使用。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骨科创伤;临床疗效

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让生活方式也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骨科创伤作为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病发症状之一,不仅为患者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生理痛苦,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1]。不仅如此,在骨科创伤患者患病后,还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身体感染。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式,在对骨科创伤患者的治疗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式已经取得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进展。如何优化临床医学对骨科创伤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更为高效的治疗意义成为了现阶段需要重要探讨的内容之一[2]。本文基于此,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实验治疗论述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间,我院收治了177名骨科创伤患者。在对以上患者进行意愿调查和过往病史筛选后,最终选择了120名符合实验治疗条件的患者参与此次实验治疗研究。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88名,平均年龄为44岁左右;女性患者人数为32名,平均年龄为42岁左右。参与实验分组研究治疗的患者均不存在过往精神病史,以上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对我院接收的177名骨科创伤患者进行初步的筛查后,根据过往病史以及过敏史等相关内容的排查,最终确定了120名患者接受此次的实验分组治疗,而在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位骨科患者进行针对性实验治疗的过程中,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对比,每组60人,A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式,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骨科创伤治疗方式,两组患者中性别以及年龄均为平均分配。在阶段性和同步治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记录、对比和分析[3]

而在具体治疗之前,首先对接受实验治疗的120人进行针对性的消炎处理工作,避免正式治疗前伤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减少或是减低患者因生理痛苦而产生的不配合现象出现。其次,在具体治疗过程中,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骨伤创伤治疗方式,而A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通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将患者患处的异物以及失去活性的相关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确保患者在接受进一步治疗的过程中,减少感染的出现。而对于骨折的患者来说,则需要对创伤面进行反复的冲洗和止血,通过以上两种治疗方式来确保肉芽组织的正常生长[4]。最后,在实验分组治疗结束后,还要对患者进行一个恢复期的情况观察,确保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引下,完成一些科学的康复运动,控制饮食等等。

结果

通过对120人进行60人一分组的分组治疗方式,并对两组患者采取常规性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阶段性的跟踪治疗后看出,参与本次实验治疗的120名患者中,其中A组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人数为6人,比例为5%,恢复情况良好的人数为40人,比例为33%;其中B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人数为20人,比例为16.6%,恢复情况良好的人数为33人,比例为27.5%,且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骨科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不仅如此,通过持续封闭负压的方式还可以大幅度提升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这也是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讨论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作为一项十分常见的医学治疗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患者伤口处实施切口手术的方式,并与负压引流机器相融合,继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对于骨科创伤的患者来说,通过此种治疗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创伤面发炎,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创伤面的软活性组织,提升了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率。对于骨科创伤的患者来说,由于皮肤软组织出现了一定的损伤,因此创伤处的愈合时间就会不断推迟,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可以对创伤面进行直接的填充覆盖,确保患者在接受后续治疗的过程中,其创伤面的活性组织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创伤面的愈合时间。不仅如此,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方式更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减轻了治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值得未来医学长期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尽管在现阶段的临床医学领域未能达到大规模和大范围的应用,但其在骨科创伤的治疗中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对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还需要相关人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的探索,力争在未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将其医疗价值发挥至最佳,减少骨科创伤患者病痛的基础上,为医学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春,李云霞,曾艳.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骨科患者创伤性皮下积液引流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5):433-435.

[2]宋爽.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66-67.

[3]汪军.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34.

[4]廖拥军,王志相,钟良钰,刘盛飞,吴秋敏,杜兰翔,厉江群.研究骨创伤感染应用中医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效果[J].光明中医,2018,33(22):3381-3383.

[5]李小健,李朝军,尹东武.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1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