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管理如何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论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管理如何创新

吕晓辉

南开大学 300071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而政府公共管理也必将迎来创新。本文结合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探究在此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与对策:加强数据行政文化和数据思维培养,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培育和吸纳大数据技术创新型人才 ;创建数据政府,使政府数据透明化;加强和完善政府大数据法律法规建设、运用大数据健全政府公共管理监督体系,形成科学监督机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政府 公共管理 创新

0前言

随着IT行业的高速发展,每时每刻全球由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等方式产生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丝毫不受约束限制。大数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更质疑了我国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自2014年大数据出现以来,我国就把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方针,可见大数据的重要性。

1 大数据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今是一个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时代,任何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数字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管理工作,社会各界为公共管理变革提供了数据支持。根据数据的特征提出了公共管理变革的方法,即:转变观念、形成大数据思维,开放数据、激发公众参与管理,利用数据、助力政策制定,建立相关机制、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以此推动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创新。同时,IT行业的发展导致政府管理方式从原始传统的公共行政转变为现代公共管理。时代不同,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理念也有所不同,而大数据在我国提升和改善公共服务的工作上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1.1大数据的特征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属性

1.1.1大数据的特征

对大数据的特征进行讨论应该从大数据本身的结构层面出发,也就是说要从大数据的结构化、半结构化、海量性、价值性等对其特征进行介绍。其中结构化指的大多是企业的人事以及财务系统。非结构化指的多是电子邮件等形式。而海量性是大数据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因为每天各种信息和数据都是呈几何式增长的,数据量极其庞大。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了其能够为社会各领域都提供有利于发展的信息,通过不断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能够使信息最大化的被利用,实现从无形到有形所进行的转变。

1.1.2大数据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属性

大数据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属性,社会各领域对大数据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不同领域对大数据的应用都有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大数据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公共管理而言,大数据让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更有效率和更加精确,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公共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作为支持。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得知,大数据不仅对社会各领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政府工作的推动作用也非常大,因此大数据在公共管理中的属性就是扮演着化学实验中催化剂的角色。

1.1.3大数据的应用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意义

首先,大数据全面的采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避免了人力收集信息的不足,更实现了信息的全面性,政府应用大数据可以让决策更加科学,能够有效规避公共管理决策造成的风险,极大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互联技术的发达使社会上各种事件都能非常及时的出现在人们眼前,而依据互联网而生的大数据因此具有实时的特性,政府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使用及时获取各种信息,让政府能够更快处理各种事件,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应用大数据能够让政府公共管理决策更及时和水平更高以外,也因为大数据的公平、公正、公开促使着政府更积极的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提升了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1.2 大数据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意义

政府公共管理的目的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大数据在公共管理上的应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使得政府能掌握更多的资源,有效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及科学性。同时使得政府数据透明化,便于国家和人民群众监督公共管理,有效提高了政府管理的质量。

2 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行政思维方式陈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大多数政府公共管理人员尚未跟上大数据时代的脚步,仍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按照传统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问题出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寻找问题的处理措施。但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并没有时间去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和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让人们应接不暇。

2.2 数据行政文化意识不强

数据行政文化即在执行行政事务时,公共管理人员应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深刻理解数据背后代表的意思,重视数据。在人民群众的传统观念中,数据只是一个数字,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公共管理人员应当让人民理解数据、相信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的信誉度和公信力。

2.3 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匮乏

大数据的产生以及扩张速度远远大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育。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互联网用户是美国的两倍,手机拥有数是美国的三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每天产生的数据无法以数字计量,这其中有许多可以收集挖掘的高价值信息,但是我国极度缺乏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才,导致这些信息尚未被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就被丢弃,导致了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浪费,更是政府公共管理效率低下的表现。

2.4 大数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不健全

大数据时代为政府公共管理带来挑战与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由于有关大数据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许多人民群众的个人隐私会受到侵犯,政府的信息安全也遭到威胁。目前出台的法制管理仍不能有效全面地保护民众和政府的信息安全,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全套的法律管理措施来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只有保障了民众的个人隐私,才能让民众相信政府公开的数据,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政府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

2.5 大数据的合作共享程度不够

如果各级政府间掌握了完全的信息资源,就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就目前看来,大数据下的合作共享程度尚不能明显提高政府的整体效率。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慢,共享性不够,不能使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这不但增加了政府的工作量,导致政府工作程序繁琐,行政效率低下,成本增加,从而拉低了社会整体的效率。

3 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管理创新措施

3.1 加强数据行政文化和数据思维培养,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跟上大数据时代脚步的关键在于培养数据思维方式,这也是世界各国比拼的关键。将大数据的思维和理念应用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在于进行数据行政文化的培养,使得公共管理人员能利用大数据做出科学的决策。首先政府要利用大数据平台获得一系列政府所需的数据,再挑选整理出有效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比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得出优化解决政府问题的方案。大数据还可以与微信、微博等平台搜集的信息相融合,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消除信息孤岛效应。这还有利于政府走进民众生活,将政府工作围绕民众生活展开,有效解决民众的问题,提高社会效率。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可以做事前预测,有效防范问题发生,一改传统的“救火”方案,使得公共管理由被动变主动,有效增加了政府决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提高了政府工作的科学性。

3.2 培育和吸纳大数据技术创新型人才

大数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包括创新型个人和团队。前提是培养具有现代计算机软件知识、以数据作为新型战略资源的数据规划师、数据架构师等人才,确立一个或一组专门为政府高官服务的首席信息官或首席数据官;其次,创建大数据管理团队。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领导下,政府才能有效地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提高政府工作和决策的效率。

3.3 创建数据政府,使政府数据透明化

创建数据政府旨在使得政府数据公开化、透明化,给予民众知情权,让人民充分了解国家发展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吸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全社会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使各级政府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提高数据信息的传播度,消除信息孤岛,提高行政的效率。

3.4 加强和完善政府大数据法律法规建设、运用大数据健全政府公共管理监督体系

在大数据泛滥的时代,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个人隐私安全,保护国家信息数据的安全,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大数据法制环境。

利用大数据来监管并健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从政府内部到人民群众,实行从内到外的监督管理,保证政府进行有效的工作,使得政府行为高度透明, 让广大民众了解政府相关信息,进而更好的监督政府行为,让政府的行为更加科学合理,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结束语

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创新虽远不及大数据时代的高速发展,但与日俱增的大数据资源为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数据时代下,我们要紧抓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为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助力。

参考文献:

[1] 章文涛. 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安徽大学 2017(6)

[2] 方志仕. 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创新【J】建材与装饰 2018(11)

[3]徐继华,冯启娜,陈贞汝.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