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提高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措施

陈强虎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北京 100860

摘要: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运输始终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在铁路运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为提升运转效率,节省运转时间,优化资源配置,需要依托科学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现代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基本构想,进行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创新,并优化、整合现有信息系统等措施,使得各个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好调度的龙头作用,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措施

1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重要价值分析

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运输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全面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优化铁路运输调度的整体实效,不仅关系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优化铁路运输效率,全面提升铁路运输的合力,综合性提升我国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铁路运输调度是一项严谨且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覆盖全国的铁路线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调度矛盾或者运力无法提升的窘境。实践证明,加强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具有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铁路运输的类型一般包括客运和货运等主要形式,相比后者,前者相对比较简单。依托于提前规划设计好的路线图、运行图等,客运线路可以实现比较有序的运行。但货运线路的调度则相对比较复杂,必须确保调度指挥和组织计划之间的相互协调。基于此,通过科学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够有效保障各条线路高效、有序运行。一方面,科学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够科学完善各类运输计划。无论是在货运还是客运中,科学的运输计划都是提升运输实效的关键。切实提升调度指挥能力,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荷载以及运输需求,合理匹配两者之间的等比性,既能够有效完成运输计划,又不超过铁路线路的实际负荷。另一方面,科学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还能够优化各个车站的通行能力以及容纳能力。基于科学的调度指挥工作,铁路部门可以结合不同车站的实际容纳能力来匹配相应的机组数量以及不同铁路线路的通行数量等。在科学确定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的基础上,对列车和沿线设施等资源做到合理利用。

2铁路运输调度组织机构的设置

2.1铁路调度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铁路调度组织机构作为调度指挥体系的“中枢神经”,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整合铁路运输资源,优化铁路运输效率,运输部门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来设置调度组织机构,确保各项举措强有力的组织支撑,确保各项举措能够真正落地。第一,在铁路调度组织机构设置的过程中,它的设置初衷或者目的是为了优化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基于此,在设置过程中,必须将效率提升作为核心与关键作为主要的立足点。以此为目的来科学设置调度组织机构,实现对运输市场的快速响应,进而满足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充分做好铁路事故和故障情况的处理。特别是为了应对铁路运输事故,需要在调度组织机构中明确事故应急处理部门,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督促和引导他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夯实预防性管理机制。第二,在新形势下,优化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提升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必须注重资源的高度整合,以便真正形成合力,真正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水平。基于此,运输部门在设置调度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运力资源的原则,最大程度上满足铁路网络化运输的需求,确保各种运力资源处于可控制、可管理和可监视的状态,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的顺利。

2.2三层级的调度组织机构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项复杂化的系统,我国更是一个铁路运输行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拥有数以万计条铁路。因此,在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性的调度组织机构显然难以发挥作用,也难以提升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基于此,结合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实际特点,现阶段铁路调度组织机构为三层级制,铁路总公司调度中心、区域调度中心和基层站段调度等三层,每一层按照各自的功能和职责发挥作用。按照层级的不同,上一层级可以协管下一层级,特别是当出现重大铁路事故时,上一层级的调度组织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权利,以便尽可能将事故后果降低至最小程度。

2.3干线引导兼顾枢纽的模式

在区域调度中心的设置过程中,可以采用干线引导兼顾枢纽的模式。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置过程中,以某一条铁路线路为主,从起点到终点等,都纳入调度中心的指挥和管理范畴。但一条完整的干线不可能没有分支,一旦出现分支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枢纽。虽然枢纽有大有小,但都应该纳入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基于这种管理模式,调度指挥中心能够结合过境路线或者自身的运载能力等科学调配资源,全面调度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线路,切实提升调度管理的整体成效,从源头上来优化铁路运输的整体运力。与此同时,通过应用这种模式,还能够及时发现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应对和解决策略,确保问题在萌芽状态即可发现和克服。实践证明,这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一般适用于相对比较大的区域调度指挥中心。通过科学管理与统筹协调,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区域内的整体运力。

2.4以枢纽带动干线的模式

在铁路运输调度组织机构的设置过程中,其设置模式是相对比较多样化的。除上述模式外,还有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模式,那就是以枢纽来带动干线的模式。铁路运输是盘根错节、相互交叉的,这种设置方式旨在尽可能形成铁路运输网络,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浪费。在铁路运输线路的设置过程中,枢纽可以称之为“中转站”,每个枢纽都配置一个规模不一的车站。在区域调度指挥中心的设置过程中,为真正提升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水平,全面统筹管辖范围内的诸多运力,不断整合管辖范围内的各个车站等,区域调度指挥中心在设置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各个车站有效联系起来。

2.5全面加强班组建设

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过程中,调度工作往往是以班组形式开展的。若班组的整体业务能力不突出,或者班组的整体调度意识缺失,自然难以提升调度指挥的整体能力。基于此,必须全面加强班组建设。一方面,明确班组成员的工作职责,选择专业的安全员。班组是一个小型的单位,优化调度指挥能力,需要明确班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引导他们严格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工作实践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同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切实提升班组的安全管理绩效,还需要选择安全员专门负责班组的安全工作。同时,引导安全员与计划员进行合作,共同对行车台列车的限速运行情况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细化班组的调度指挥权限,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应该明确班组的调度权限,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班组可以迅速响应,积极行动。

3结论

在铁路运输快速发展的今天,切实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提升调度指挥能力,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更新技术装备,需要全面提升调度人员的综合素养,还需要保证调度指令的清晰与精确。

参考文献:

[1]钮树军.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策略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10):175-176.

[2]桂华辉.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策略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0):205-206.

[3]蔺浩.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仿真与模拟演练系统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8.

[4]邓念.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组织结构协同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