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道路工程路线方案的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3
/ 2

城市近郊道路工程路线方案的设计分析

田晔 孙胜

徐州市规划设计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不断的扩大,也促进了城市近郊道路交通的发展。文章以国省干线公路横十一探石至坑北段工程为例,研究了我国城市近郊道路工程路线的规划。通过实例,解决在路线选线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城市近郊道路设计提供解决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近郊;道路工程;路线设计

引言

如今,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的局势下,城市近郊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交通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改扩建。在改扩建过程中,应重视并做好路线设计,保证路线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后续建设施工和运营养护奠定良好基础。

1道路工程路线布设原则

首先,路线方案的设计要贯穿“标准、安全、经济、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并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路线设计时要充分评估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做出环境影响评估,并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将占地作为选择、优化践线方案的重要指标,减少工程占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尽量避免占用没有自然封闭的匝道圈内的土地,基建设施尽量建设在匝道圈内永久占地上;如条件允许,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如大型水体、古建筑、名木古树、古墓等等,以减少资源占用,降低工程成本。其次,路线线形指标尽量避免使用极限值,最好大于一般值,以大于中央分隔带视距的半径值作为平曲线半径,以大于视觉所需的半径值作为竖曲线半径,尽量避免长直线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线形设计。根据沿线设施设计平、纵线形,以满足基建设施的设计要求。最后,纵断面的设计首先要满足防洪、净空等要求,并与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相符,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路基高度,如条件允许可采用低路堤、浅路堑方案。综合比较主线上跨与被交路上跨方案的经济性及占地面积,如比较结果差异不大则以被交路上跨方案为首选;针对跨越等级的道路工程,设计净空时要高于规范0.5m。

2路线方案设计

2.1与相关道路交叉形式的选择

利用动态的理念对区域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时,将远景规划作为未来发展目标,基于近期的建设,实现远近结合。以项目所在城市现有主干道主要功能为依据,针对项目和地方道路将平面交叉形式作为核心,和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之间的交叉应考虑立体交叉形式,其中和处于建设状态下的城市快速路以其不收费这一现状根据菱形互通进行设置,而和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应在充分考虑远期的基础上,预留互通式立交,以上两种交叉形式都对远近之间的结合进行了充分考虑。本项目和铁路有两次交叉,和东北环线铁路之间的交叉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和另外一条铁路之间的交叉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其中,平面交叉这一形式的采用具有很强超前性,但近几年的新建市政道路和既有铁路之间的交叉主要使用立体交叉形式,相应的设计单位同样给出过立体交叉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论证,同时与区域未来发展规划之间的充分结合,铁路附近建筑要进行移位新建,征得相关部门的认可后,在这一位置布置平面交叉形式。该线路的通行量相对较小,采用有人值守等方式,实现了对交通的科学组织,防止由于设置高架而造成的出行不通畅,并有效防止由于重复建设产生的浪费,节省造价近7000万元。这一方案充分显现了项目的超前性及长远性,同时还具有弹性,为将来城市建设及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对于已有规划但还未成形部分,由于地方发展较快,在主要道路中,应于交叉口处预留综合管线,避免管线施工对既有道路造成破坏,对行车的舒适性造成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还未形成良好规划条件,根据地方给出的相关意见,预留18处2-Φ1.5m涵洞。

2.2根据道路功能制定方案

想要设计一个好的道路路线方案就要考虑道路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来设计不同的道路路线方案。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三大类:连接、集散和服务。连接功能就是道路可以让人快速的到达目的地,满足通行需求。在设计这种类型的道路时,要尽量采用直线来规划道路,节约使用者的时间成本。集散功能主要就是为道路的周边区域提供交通便利完成货物运输工作。因此,在设计此类型的道路时要与周围的物流相结合。服务功能主要就是解决人们的出入问题,对速度的要求不高。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根据功能主次定位开展设计工作。

2.3沿线交叉形式的选择

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研究项目区域的发展规划,建设方案以远期规划为发展目标,作为近期建设的依托和基础,做到近、远期相结合。根据项目城市主干路的功能定位,该项目与地方道路以平面交叉为主,与三环高速、沈吉高速及四环快速路交叉采用立体交叉,其中与建设中的四环快速路依据四环路不收费的现状按菱形互通设置,与三环高速交叉考虑远期三环高速划归地方变为地方道路预留了半苜蓿叶互通立交,2种交叉充分考虑了近、远期相结合。该项目与铁路交叉2次,其中与东北环线铁路交叉按立体交叉设置,与东陵油库铁路专用线交叉按平交设置。该项目与油库铁路专用线采用平交设置本人认为比较有超前性,原旧路与该铁路即为平交,但近年来新建道路与铁路交叉均以立交为主,设计部门同样做过立体交叉方案,经过方案论证并结合该区域的发展规划,东陵油库远期将移位重建,在征得铁路相关部门同意后,该位置采用平面交叉。油库铁路专用线铁路列车通行量小,通过有人值守道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实现近期交通的合理组织,远期避免了因高架造成的地方出行不便,同时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工程浪费,节约投资约7000万元。该方案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交通项目建设长期性、超前性的特点,并保留一定的弹性,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3路线局部方案的比选

(1)以主线上跨为推荐方案。公路主线采用框构桥下穿1号线及联络线后,利用构造物下穿2号线。主线上跨段落范围内的非机动车与少数机动车均从框构桥下穿,并通跨线桥设置辅道实现交通转换。(2)以下穿铁路为比较方案。旧路改扩建后形成的主线从1号线与联络线进行下穿,地方出行主要靠设于引线之外的平面交叉口完成。根据高速公路的中分带落墩及框构桥中墙布置,需要在下穿引线段进行中央分隔带新增。此方案旧路将被截断,地方出行主要靠引线以外平面交叉口完成。乡道仅可以在框构桥间进行接入,在接入时要对非机动车道实施改线调整,完成接入后,应在中央分隔带进行开口设置。(3)关键问题:在上跨方案中,由于会受到限制纵坡对河道进行改造,改造会对河道排水造成影响;②起点的左侧和河道正对,而右侧与其他水系相距较近,为防止洪水灌入到开挖段,应增设拦截水设施,对周围的自然景观造成影响;(4)方案比选:对于上跨方案,其优点包括交通组织科学合理、没有安全隐患,养护便利且成本低。但也存在前期投资相对较高的缺点。对于下穿方案,其优点主要为前期投资相对较低;缺点包括交通组织欠合理,有一定安全隐患、防水和排水工程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养护成本。因此,本项目将上跨方案作为主选方案,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下穿方案予以辅助。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各地的城市圈在扩大,连带城市近郊的发展建设加速。道路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支撑着整个城市的运转,成为城市规模趋势的导向标志,因此在城市近郊道路建设中,设计人员要根据道路的功能要素来设计路线,再综合道路相关需求,灵活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近郊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志清,刘豪,沈伯昭.城市近郊区公路网规划方法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1):69-75.

[2]张美娜.城市近郊道路工程路线方案设计初探[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