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悟搭建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为感悟搭建桥梁

沈国玉

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225811)沈国玉

什么是感悟?《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从上述两个概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应当是指学生通过接触语言引起某种思想、情绪的变化,进而领悟语言。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它既体现思维过程,又表现为思维结果。感悟是一个长期积累,有意追求,偶然得知的过程。正如古人程颐说:“思虑久后,睿自然生。”

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课堂,一段时间听见教师反反复复地说“你们读书”,把学生读得昏头昏脑,课后谈及为什么,他们都无奈地说,阅读教学不是要提倡读,反对分析吗?一段时间又提倡课堂上搞花样,开展小组讨论,热热闹闹,可学生什么也没学到。可以说,这些情况绝不是个别现象,其教学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目前教学中,“读”的成分是明显增加了,但“读”中的“悟”却还是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阅读教学,落实好“新大纲”,为学生的自主感悟架起桥梁,真正提高语文能力,又不为种种时髦的“新教法”所左右?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前提条件

小学阅读教学应从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读能力开始,要着力抓好两个训练点:一是要提高学生自学生字和自读课文的能力,在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联系课文语言环境主动自学生字,把识字与读书结合起来。二是切实加强读的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连贯上下功夫。要做到像朱熹所说的那样“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这是进行感悟指导的前提条件。

2多读激发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把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来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前面的课堂上反反复复地读的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要注重读的方式。读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朗读,二是默读。一般来说,以品味、体会为目的的读主要是朗读,以思考、探究为目的的读主要是默读;文质兼美、感情浓厚、节奏感强、篇幅短小的散文、诗歌应以朗读为主,自然科学方面的说明文、篇幅较长的课文应以默读为主。

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还要注重读的数量和质量。这里所说的注重数量,是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有时间上的保证,使学生熟读成诵,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注重质量,是指不能让学生泛泛地读,盲目地读,有口无心地读,而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讲求读的实效,真正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3善思充实感悟

感悟不仅要注重读,还要注重思。因此,古人主张“熟读精思”。例如,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感知、品味和领悟。

思源于疑,思源于问。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求教师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害怕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害怕学生提问题、害怕给学生留下问题的心理倾向。其次要求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解决问题。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当阅读初始,学生无疑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激励、引导学生在读中生疑;当阅读逐步深入,学生有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

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不必强求感悟的结果完全一致,将教参上的说明、教案上的设计作为所谓的标准答案。应当允许多种合理的答案并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感悟活动闪现创新的火花。

4想象丰富感悟

前苏联作家冈察洛夫说过:“我表达的首先不是思想,而是我在想象中看见的人物形象、情节。”写作离不开想象,阅读也离不开想象。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如果想象不出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景物、场面,是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反过来说,学生如果能够想象出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景物、场面,使其在头脑中活起来,就会促进或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一是转换。即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转换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例如,《碧螺春》这篇课文中有一段描写焙茶手如何制作碧螺春茶的文字,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象,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当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像的画面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二是补充。即引导学生将课文中虽然没有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但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情景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5设境入情感悟

要想有所悟必须先有所感。阅读一篇课文,首先必须“入乎其内”,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去,感受课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和语言感悟能力的局限,他们在阅读一篇课文时,有时会与课文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无法自然地“入乎其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再现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缩短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学生感悟、理解课文。

课堂上创设情境的途径主要有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需要指出的是,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感悟,但要防止片面追求形式、热衷于表面上热闹的倾向,一定要做到适当、适量、适度,尤其是不能用直观教学代替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品味和领悟。

6点拨加深感悟

所谓点拨,简言之,是指教师给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疑雾。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一些偏误,这就需要教师点拨。

点拨与满堂灌、满堂问、串讲加提问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点拨有时也以讲的形式出现,但这种讲是具有启发性的讲,它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授之以渔”、“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虽然点拨有时也需要问,但这种问是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提示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将感悟活动深入下去。

点拨是一种艺术,它不仅要求语言精当,还要求讲究时机。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种关键时刻,教师如果不去点拨、启发,就会使学生徘徊歧路,徒然浪费学习时间,甚至影响下一步的学习、感悟。

感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感悟的力量是无限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的感悟搭建桥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得到的启发会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