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亮点”突兀“奇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设置“亮点”突兀“奇峰”

田鲜蜜

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211400)田鲜蜜

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哪有宋祁的《玉楼春》一词的流传千古。所以中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这样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

1题目——一枝红杏出墙来

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好题一半文,传神的标题就像美丽少女那迷人的眼波,使读者一见倾心。作文时要充分发挥才智,创造出既“浓眉大眼”又“眉清目秀”的标题来,为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

一是巧用修辞拟题。比喻、拟人、设问、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能增强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果能将他们灵活运用到文章题目中来,必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如《距离的眼睛》、《生命不是永远张开的弓》、《倾听自己的心跳》、《让烦恼在教室门外止步》,这些文题,有的如眼睛,透露文章的精神;有的如短笛,悠扬逸出隽永的诗情;有的如旗帜,鲜明标识作品的主题。窥一斑而见全貌,视文题而显文采。

二是妙用悬念拟题。妙用悬念,或突出尖锐的矛盾,或提出诱人的问题,或表明异常的结构,把读者的心紧紧拴住,从而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如《都市里的村庄》、《明天我们有水喝吗》、《李白当编辑》等,这样的文题,颇具悬念,给读者一种不读不快之感。

三是惯用移植拟题。移用军事、科学文化、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行业术语,适当改造后作为文题,别具一格,令人生奇。如《学生健康红灯频频》、《谨防科学营养不良》、《给厌学者注入兴奋剂》、《少打擦边球》等。

2结构——领标新异二月花

一篇优秀习作的标准之一就是构思绝妙独特,这就要求作者构思文章时打破思维定势,力求标新立异。

一是运用小标题增强文章层次感。“小标题式结构”是指在作文中运用小标题,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美。如以《我喜欢这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有个学生将一年四季比作是一首歌,分别以“春”、“夏”、“秋”、“冬”四个小标题构建全文,使文章线索清晰、结构明了。如果写《读书》的作文,我们也可以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写读书的各种感受,使文章层次明晰、匀称醒目。

二是运用排比反复增强文章感染力。“排比反复式结构”是指在写作文时,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来构建全文,这种排比铺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加上反复的咏叹,增强文章感染力。如有一考生写了一篇《生命的彩虹》的文章,他写到:“当无语东流的长江水,面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岳阳楼时,它没有停歇,而选择了直奔浩瀚的大海;当春风悄然踏上冰川时,浮冰没有选择静待,而后选择了汇入江河,化为飞架天空的彩虹;当我们姗姗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像那长江水,那浮冰时时用心灵在选择;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页,选择的身影随处可见;当岳飞的母亲……”全文用了近十个类似这种有关事物和人物,构成排比反复式结构,使文章结构整齐,气势宏大,很有感染力。

三是运用音乐诗词增强文章韵律美。学生在写作文时,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情节发展,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机插入歌词、诗句,以此连缀文章的结构,增强文章的结构韵律。这样,歌词、古诗不仅可以成为文章的串珠红线,而且可作为文章思想、情感的升华点,其构思才能足以显示作者驾驭文章的功底。

3语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优美的语言是优秀作文的第一要素,因为无论怎样的新颖之意、独到之识、真挚之情、优美之形,不借助语言,都只是虚幻的影踪、灵动的游鱼,无法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因此,让语言首先成为作文的亮点,给读者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受,是优秀作文的品质。

3.1彰显文化底蕴。2010年江苏盐城一考生写《书香作伴》,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宁静的夏野,习习凉风退去了一天的暑气,泡上一杯香茗,捧一本诗词,是一种享受。品味李白的老酒,摘下易安的黄花;看见了杜甫的眼泪,东坡的华发,听见了水上琵琶声,空城戍角鸣;乘舴艋小舟,长篙划破李后主的春水;登京口北固亭,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一段活用了诸多典故的优美文字,它给阅卷老师的直接印象是:很有文化底蕴。

3.2排比制造亮点。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满分作文《呼唤真诚》一开篇就用了一组意韵优美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真诚。”语言错落有致、起兴井然。2009年扬州一考生在《呵护》一文中这样结尾:“呵护诚信,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呵护诚信,是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呵护诚信,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三个排比句,三个妙曼的比喻,既增添了文采,又水到渠成地把文章推向了高潮。

3.3适度幽默调侃。2010年黑龙江一考生在《坦然看“痘痘”》一文中这样写:“镜子中我的脸上‘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三个‘残兵败将’还在坚守阵地。看来这次与它道一声‘再见’真是为期不远了。”这种幽默活泼的表达,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当属个性表达的典范,为文章增色不少。

总之,考场作文要出奇制胜,也要因文而异。“文无定法”,只要根据文章的实际需要,以最能发挥出个人才能,显示出个人才华和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为出发点,随文而悟,灵活运用,且富有感染力即可。但考前应当多接触,多借鉴,多体味,多练习,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