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祛痒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

/ 3

徐氏祛痒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

徐海1郑群2朱爱平2朱向军2徐志伟3

徐海1郑群2朱爱平2朱向军2徐志伟3

【摘要】目的观察徐氏祛痒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运用自制中药制剂——徐氏祛痒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98例。结果显效62例,有效36例。结论徐氏祛痒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可获显著疗效。

临床资料与方法

1.本组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58例,女40例,平均年龄28~75岁。临床表现,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瘙痒,背部、四肢、胸部、肛门、女阴瘙痒,较轻者间歇发作,持续若干分钟。较重者持续较长时间,夜间重,瘙痒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

2.治疗方法

运用徐氏祛痒洗剂,方剂由苦参、大黄、黄柏、蛇床子、板兰根、地肤子、白藓皮、当归、杜仲、红花等加水到1000-1500ml煎沸,再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每天1~2次,7~10天一疗程,共3疗程。

3.疗效评价

目前最常见使用瘙痒程度评价方法是可视模拟评分法(VisuananaloguescaleVAS(1))即用一条长约10cm的激标尺,一面标有10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瘙痒程度分“0分”表示无痒“10分”表示难以忍受瘙痒,测评时将有刻度的一侧背向患者,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0~10分之间标有自己的瘙痒程度。VAS<4.0为轻度瘙痒症,白天无瘙痒,夜间偶有瘙痒,睡眠正常,无皮肤抓痕。4~6.9为中度瘙痒症,均有皮肤瘙痒,程度轻弱,不影响睡眠,无明显抓痕。VAS>7.0为重度瘙痒症。白天夜间均瘙痒,夜间明显,影响睡眠,皮肤有抓痕。显效下降4分,有效下降2分。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4.治疗结果

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下降,其中显效62例,有效36例,未见不良反应。

讨论

本病分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及局限性瘙痒症两种。全身性瘙痒包括老年性瘙痒症、冬季瘙痒症、妊娠瘙痒症;局限性瘙痒症以及肛门瘙痒症、女阴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小腿瘙痒症多见。全身瘙痒症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各处出现瘙痒感,瘙痒呈阵发性,每于睡前、脱衣时瘙痒加重,患者因剧痒常搔抓到皮肤出血或疼痛才住手,由于过度搔抓,皮肤出现条状抓痕、点状血痂,日久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肥厚、苔藓化或因抓破伴有渗出液,或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皮肤病。老年性瘙痒症,症状以躯干为主,其次是下肢,皮肤干燥,脱屑;冬季瘙痒症,症状主要在寒冷季节发生;妊娠瘙痒症主要发于妊娠期,出现全身瘙痒直到产后瘙痒自然终止。局限性瘙痒症因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肛门瘙痒症局部皮纹增粗或呈放射状皲裂;女阴瘙痒症皮肤除出现苔藓化,还可出现湿疹化,或色素减退,或继发感染局部红肿、靡烂疼痛伴股部淋巴结肿痛;若发生在阴囊,局部可因搔抓引起水肿、靡烂或苔藓化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有:(1)精神神经因素;(2)内脏疾病引起;(3)内分泌障碍有关;(4)气候变化及局部摩擦引起;(5)由蛲虫、滴虫、淋病、真菌、直肠炎等病因引起。瘙痒而无原发皮肤损害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对本病治疗首先除去病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内服抗组织胺及安定剂,严重者可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施静脉封闭疗法。老年瘙痒者可酌用性激素,局限性瘙痒可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等,肥厚明显者,可考虑X光照射治疗。

本病在中医学属“痒症”、“阴痒”范畴,病因大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胆肝湿热下注,或感染滴虫毒邪,或病久脾虚、肝肾不足,或冲化不调、兼因湿热内蕴所致。徐氏根据“异病同治”原则,运用苦参、大黄、蛇床子、板兰根、凉血清热解毒;地肤子、白藓皮、疏风泄热;当归、杜仲、红花化湿活血和血止痒。诸药配合,收效甚快,徐氏祛痒洗剂对治疗瘙痒症近期疗效明显,长期疗效,还需观察。

参考文献

[1]常耀武,李劼,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洗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瘙痒,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11.509

胰岛素对肺腺癌NP方案化疗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邢国臣张寒梅谷见法梁芳朱莹闫巧辉易善永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对肺腺癌NP方案的化疗增效作用。方法初治肺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增效组(21例)及对照组(19例),胰岛素增效组于化疗前10小时,应用胰岛素0.4u/㎏加于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静脉滴注;顺铂(DDP)80㎎/㎡分割于3-5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滨25㎎/㎡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d1及d8天;对照组仅用“NP”方案化疗,顺铂及长春瑞滨用法及剂量同胰岛素增效组。两组均21天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周期以上。结果胰岛素增效组PR11例、SD4例、PD6例,有效率52.4%。对照组PR4例、SD5例、PD10例,有效率21.1%。两组有效率差异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7,P<0.05)。

结论胰岛素对肺腺癌NP方案化疗具有一定增效作用。

【关键词】肺癌;化疗;胰岛素;化疗增效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5-80%,其中70-80%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被认为是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然而,化疗的有效率仍徘徊在25-35%,肿瘤细胞对化疗不敏感及化疗的毒副作用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在不增加化疗毒副作用的情况下,增加化疗的疗效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报道的化疗增效方法及增效剂有生化调节剂、钙离子拮抗剂、免疫抑制剂、基因工程制剂及物理方法增效等[1],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肺癌化疗增效剂。

体外实验表明,胰岛素作为一种内源性的代谢促进剂,可以促进肺癌、乳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肝癌等肿瘤细胞增殖,并且能增强顺铂、足叶乙甙、紫杉醇、阿霉素、氟尿嘧啶、长春瑞滨等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上胰岛素对肺腺癌的化疗增效作用。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初治肺腺癌患者40例,年龄≤70岁,ZPS评分〈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治疗前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大于4.0×109/L,血小板大于100×109/L,有可测量的客观观察指标。将符合条件的40例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胰岛素增效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

2.一般资料胰岛素增效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27-72岁,III期8例,IV期13例;对照组男9例,女10例,年龄25-75岁,III期9例,IV期1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450007

3.治疗方法胰岛素增效组化疗前10小时,胰岛素0.4u/㎏加于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静脉滴注;顺铂(DDP)80㎎/㎡分割于3-5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滨25㎎/㎡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d1及d8天;对照组仅用“NP”方案化疗,顺铂及长春瑞滨用法及剂量同胰岛素增效组。两组均21天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周期以上。化疗期间常规应用托烷斯琼止吐,每周至少检查2次血常规,化疗前后定期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治疗完成后通过复查胸部CT、腹部B超等评价疗效。

4.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按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分为0-IV度。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X2或确切概率法检验,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疗效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胰岛素增效组CR0例、PR11例、SD4例、PD6例,有效率52.4%。对照组CR0例、PR4例、SD5例、PD10例,有效率21.1%。两组有效率差异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7,P<0.05)。

2.1年生存率随访6-26月,中位随访时间12月,胰岛素增效组1年生存率(8/21)39%,对照组1年生存率(7/19)35%,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胰岛素增效组中位生存期为9.4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8.9月。

3.毒副反应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其他如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等均较轻微,两组间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化疗是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含铂类化疗方案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在体能状态较好的患者中,第三代化疗药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紫杉醇等联合铂类化疗的疗效达到稳定水平:总有效率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4-6个月,中位生存期8-10个月,1年生存率30-40%,2年生存率10-15%。如何进一步提高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胰岛素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激素,体外研究表明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化疗增效作用,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肝癌等,其增效机制可能为1.胰岛素为可逆性代谢促进剂。2.胰岛素使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增殖比率增加。胰岛素在体外能刺激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呈时间依赖,如成骨样细胞、肝星状细胞、平滑肌细胞、肝癌细胞等。3.肿瘤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细胞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首先必须和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相结合。胰岛素受体是靶细胞膜上的一种固有糖蛋白,属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即具有受体自磷酸化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增加,如人肝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密度是正常肝细胞的1000倍,乳腺癌中胰岛素受体密度增高,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达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及其结合活性较正常B淋巴细胞增高,肺癌、结肠癌、卵巢癌中胰岛素受体表达均上调,且肿瘤细胞表达的胰岛素受体是与胰岛素亲和力较高的IRA受体。4.胰岛素使肿瘤细胞凋亡增加。5.胰岛素可影响紫杉醇介导的微管重聚合。

胰岛素增效化疗的关键在于胰岛素的浓度及用药时机。体外研究表明,在化疗前8-16小时使用胰岛素,且胰岛素浓度为2.0-16.0mu/ml时,胰岛素能增加顺铂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率。我们在应用”NP”方案化疗前10小时使用胰岛素0.4u/kg,胰岛素增效组有效率52.4%,高于对照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反应均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不能提高初治肺腺癌的1年生存率。

胰岛素是人体内源性激素,又是临床常用药物,使用的可行性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安全的,结合适量葡萄糖输注,副作用小,常规情况下,不会出现糖代谢紊乱,同时也是支持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由于本研究仅限于初治肺腺癌,且为小样本研究,胰岛素能否作为化疗增效剂普遍应用于临床,尚有待进一步基础及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田春桃.胰岛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化疗增效作用的体外研究[D].北京:军医进修学院,2007.

[2]焦顺昌,黄镜,孙燕等.胰岛素对人食管癌及肺腺癌化疗增效作用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