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手术时机选择及预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手术时机选择及预后

陶天晓谢怀顺孙长海尹玉良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淮南,232007)

中图分类号:R816.4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研究肺部磨玻璃样病变(pureground-glassopacity,pGGO)的临床特点,探讨肺部磨玻璃样病变与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5例无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体检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随访3-6月病灶无变化、不能排除恶性病变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另选择体检胸部CT提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患者15例,未积极行手术治疗,在随访1~3年期间出现咳血、胸痛,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后,行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中10例为早期肺腺癌,1例鳞癌,2例结核球,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炎症样病变,11肺癌病人中术后病理纵隔内淋巴结均无转移,常规化疗人数4例,5年生存11例,其中2例复发转移。对照组中12例为肺腺癌,1例鳞癌,1例结核球,1例转移性病灶,13例肺癌中术后病理纵隔内淋巴结转移5例,常规化疗9例,5年生存9例,其中7例复发转移。研究组恶变率(73.33%),随访5年生存率(100%),5年复发、远处转移率(18%);对照组恶变率(86.67%),随访5年生存率(69.23%),5年复发、远处转移率(53.8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多为早期肺腺癌表现,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提高预后及生存期。

【关键词】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早期肺癌;腺癌;

肺内磨玻璃样密度影是一种肺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肺部CT扫描技术的发展,使肺部磨玻璃样密度病灶的检出率明显提高[1-2]。当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密度灶随访数月持续存在时,特别是直径>1.5cm病灶,需高度警惕早期腺癌或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外科手术,恶性病变率约为80%,且多为女性患者,提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多为早期肺腺癌表现,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建议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恶变率,延迟复发及转移,明显提高术后生存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磨玻璃样变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4±7.5)。其中肺周围型14例,肺内型1例,病灶直径在1.5cm-3.0cm之间,无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直接或随访3-6月病灶无变化,不能排除恶性病变者在检查后6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在我院常规行胸部CT检查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12例,男性3例,年龄在42-69岁,平均年龄(49±8.2),其中肺周围型12例,肺内型3例,病灶直径在1.3cm-2.9cm之间,直接或随访3-6月病灶无变化,并未积极行手术治疗,在随访1-3年期间出现咳血、胸痛,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后再行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多数在胸腔镜下先行病灶处肺叶楔形切除术,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若术中快速病理确诊为肺癌后经胸腔镜或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14例胸腔镜下先行病灶处肺叶楔形切除术,1例直接开胸行病灶处肺叶楔形切除术。对照组10例在胸腔镜下先行病灶处肺叶楔形切除术,5例直接开胸行病灶处肺叶楔形切除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恶变率,淋巴结阳性率,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5年复发及转移率。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中10例为早期肺腺癌,1例鳞癌,2例结核球,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炎症样病变;11肺癌病人中术后病理纵隔内淋巴结均无转移,常规化疗4例,5年后11例均生存,其中复发转移2例。对照组中12例为肺腺癌,1例鳞癌,1例结核球,1例转移性病灶;13例肺癌病人中术后病理纵隔内淋巴结转移5例,常规化疗9例,5年后生存9例,其中复发转移7例。实验组在恶变率(73.33%),随访5年生存率(100%),5年复发、远处转移率(18%)与对照组恶变率(90%),随访5年生存率(69%),5年复发、远处转移率(53.85%)比较,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3.1肺内磨玻璃样病变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

磨玻璃样密度影(groundglassopacity,GGO)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是指肺内浸润性病变阴影,因其密度均匀,状似磨玻璃,故称磨玻璃样密度影[3-4]。在肺的HRCT上表现为弥漫、地图状或补丁状模糊的密度增高影,但支气管及血管边缘仍可辨认。它与肺实变区别是后者中的支气管血管边缘模糊不清。它的病理基础多种多样,比如:炎症、出血、肺淋巴结增生疾病、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以及分化较好的腺癌。目前根据新修订的WHO组织学分类BAC被列为非侵袭性肺癌、无间质血管或胸膜侵犯倾向,属于原位癌。绝大多数表现为GGO的患者多为女性,且多为肺周围型病灶,常在体检或其他手术前常规行胸部CT检查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常规胸片检查多无异常。

GGO筛查的最好手段是肺部高分辨CT,多表现为a.分叶征,b.血管集束征,c.胸膜凹陷征,d.毛刺征,e.结节征等。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逐步重视以及CT扫描技术的发展,尤其薄层螺旋CT扫描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5],其可以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密度,尤其磨玻璃结节的细微结构能清晰显示,进而可以更好地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3.2GGO诊断治疗

肺内GGO目前诊断的重点及难点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PET-CT近年来用于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但因GGO病灶多较小,且一般恶性程度低,病灶摄取18F-FDG少,所以阴性结果较高。所选病例中有8例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首先考虑炎症性病变可能大,次要考虑为不排除早期肺癌可能,结果术后病理均为早期肺癌[6-7]。对早期肺癌行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仍为标准方式,但多肺内GGO的治疗是局部切除还是肺叶切除?是直接开胸手术还是在VATS下手术?是否需清扫淋巴结?这些问题目前尚无定论。我们总结所选30例病例认为:对于直接>2cm的肺内GGO随访3~6月病灶无缩小或消失,不能排除恶性病变者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特别高分辨CT上明显有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结节征更应尽早手术治疗[8-9]。大多数肺内GGO多在肺周围,建议首选VATS下先行病灶处肺叶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明确病理性质,若为恶性肿瘤则再行病灶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VATS下GGO手术一大难点是因肺内GGO和实质性病变不同,GGO病灶较小,且病灶中GGO成分保持其肺泡结构,所以病灶较软,超早期无胸膜凹陷、皱缩或粘连,镜下难以发现病灶,此时可手指伸入触摸、探查,必要时扩大切口。

3.3肺内GGO手术时机选择

通过分组比较,研究组中恶性病变73.33%,淋巴结阳性率0%,5年生存率100%与外国学者KodamaK等研究结果相一致[10],5年复发及远处转移率18%;对照组中恶性病变率86.67%,淋巴结阳性率38.46%,5年生存率69.23%,5年复发及远处转移率53.85%。两组在各项指标比较上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恶变率、淋巴结阳性率、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生存期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故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多为早期肺腺癌表现,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提高预后及生存期。

参考文献

[1]陈雪娟,解卫平.以局限性磨玻璃样影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9):831-33.

[2]张曼,陈启航,杨正汉,等.表现为局灶性纯磨玻璃密度影的肺癌:影像与病理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6):606-10.

[3]张国亮,杨君莉,丁令池.肺局限性玻璃样病灶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9):261-2.

[4]项萍,许茂盛,杨光钊.肺部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HRCT诊断[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7-38.

[5]CroninP,DwamenaBA,KellyAM,etal.Solitarypulmonarynodules:meta-analyticcomparisonofcross-sectionalimagingmodalitiesfordiagnosisofmalignancy[J].Radiology,2008,246(3):772-82.

[6]詹必成,陈亮,朱全,等.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9);2713-15.

[7]徐林,邱宁雷,张治,等.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硬化剂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7):398-400.

[8]王升平,李文涛,彭卫均,等.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内结节性病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5):518

[9]仲晨曦,赵晰,陈文虎,等.胸腔镜于术治疗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4):227-9.

[10]KodamaK,HigashiyamaM,TakamiK,etal.Treatmentstrategyforpatientswithsmallperipherallunglesion(s):intermediatetermresultsofprospectivestudy[J].Europeanjournalofcardiothoracicsurgery: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CardiothoracicSurgery2008Nov,34(5):1068一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