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分析

易馨王春晖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3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四川610041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药物注射法进行治疗,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安全可靠,复发情况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内镜下;金属钛夹;消化性溃疡出血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298-01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endoscopicmetaltitaniumclampinthetreatmentofpepticulcerhemorrhage.Methods:Select86casesinourhospitaltwogroupsreallysharethismean?]pepticulcerhemorrhagepatientsastheobservationobject,theadmittedtimeforAugust2013toOctober2015,the86casesof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of45patientswithdruginjectiontreatment,theexperimentalgroup41patientsusingendoscopicmetaltitaniumclampfortreatment,observetwogroupsofdigestiveulcerhemorrhagepatientsstopbleedingsuccessrate,recurrencerateandsymptomremissiontime..Results:Thetwogroupsuccessrateofhemostasisinpatientswithbleedingpepticulcerrecurrencerateandremissiontimedifference(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Accordingtotheclinicaleffectofendoscopicmetaltitaniumclamp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pepticulcerbleedingisobvious,safeandreliable,lessrecurrence,noseriouscomplicationsoccurred.

[Keywords]endoscopic;metallictitaniumclip;Pepticulcerbleeding

消化性溃疡出血主要是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及出血现象,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溃疡形成原因包括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形成溃疡的基本因素。消化性溃疡出血主要分为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空肠吻合口溃疡出血、食管下端溃疡出血等类型;主要发生诱因为血管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癌肿、糜烂、食管黏膜撕裂伤及消化性溃疡等[1],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失血性休克、贫血及继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为了分析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对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0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5.87)岁,其中,14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18例患者为胃溃疡,13例患者为复合性溃疡,溃疡出血按Forrest镜下[2]表现进行分级:Ⅰa动脉喷射性出血患者9例,Ⅰb渗血患者12例,Ⅱa溃疡见裸露血管,但无出血患者6例,Ⅱb溃疡有血凝块患者5例,Ⅱc溃疡有色素点患者13例;实验组41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0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0±5.63)岁,其中,13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17例患者为胃溃疡,11例患者为复合性溃疡,溃疡出血按Forrest镜下表现进行分级:Ⅰa动脉喷射性出血患者7例,Ⅰb渗血患者10例,Ⅱa溃疡见裸露血管,但无出血患者7例,Ⅱb溃疡有血凝块患者5例,Ⅱc溃疡有色素点患者12例。86例患者经检查及诊断后均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排除严重凝血障碍患者及严重心、肺、肾功能不足患者,本次观察均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进行。

对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各项检查及输液、输血、纠正休克现象、稳定血容量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注射法(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止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进行治疗,具体如下:将金属钛夹安装好,在内镜下找到出血点,观察与评估出血病灶的出血量及大小等基本情况,若患者出血量过多影响手术视野,可采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吸引、冲洗,将病灶处完全暴露出来,将金属钛夹置放器插入后,将金属钛夹伸出,将夹子头调整至垂直于出血部位,将夹子对准出血血管两端,将钛夹收紧,夹紧出血血管及其附近组织,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效果,为了防止再出血现象的发生,应根据患者病灶大小及出血量选择多个金属钛夹放置进去,一般为1至5个。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

1.3.2疗效判定标准

若患者临床症状(呕血、便血、尿量等)均明显改善或正常,住院后一周内无再出血现象为止血成功[3]。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其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观察指标录入到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止血成功率、复发率为计数资料,结果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症状缓解时间为计量资料,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观察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复发率为15.56%,实验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复发率为4.88%;且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来说显得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及内镜治疗。

内镜下金属钛夹是采用一种抗过敏材料,不会对溃疡发展产生任何影响,安全可靠,止血效果较快,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其主要通过机械力将患者病灶及周围组织紧箍,达到截断血流,止血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费用低等优势[6]。除此之外,在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现象;b:手术视野需保持清晰状态,必要时采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清洗病灶,以免出现遗漏潜在出血点等现象[7];c:根据病灶及出血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钳夹部位,应将出血血管放置于钛夹中央位置,以达到止血的目的;d:保证适当的钛夹钳夹的深度,若出现钳夹过深现象,有可能出现穿孔现象,若出现钳夹过浅现象,钛夹容易出现早期脱落现象。本次观察的结果中得出,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实验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出13.12%,这说明了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止血效果良好;且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这说明了内镜下金属钛夹能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复发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安全可靠,止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楼仁丰,俞有荣.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刊,2013,48(4):53-54.

[2]张宏伟.金属钛夹联合3%氯化钠肾上腺素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1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37.

[3]马敏俊,江建华.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6):667-668.

[4]赵毅,陆志平,田元军等.金属钛夹在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564-565.

[5]陈渭,黄文柱.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老年食管穿孔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5):277-278.

[6]姜英杰,聂玉强,李瑜元等.不同内镜下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8):424-426.

[7]李兆申.消化性溃疡出血的Forrest分级与内镜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1):6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