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吴代强1周华2周建英2

(1.现在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工作)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摘要】目的:探究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肺栓塞患者70例,其中初次治疗的患者有42例(初次治疗组),肺栓塞复发患者有28例(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情况,并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在肺栓塞复发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结果:初次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46±1.83)g/L和(1.64±1.29)mg/L,复发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57±2.08)g/L和(3.17±2.26)mg/L,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肺栓塞复发的诊断和治疗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肺栓塞患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肺栓塞;诊断;治疗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plasmafibrinogenandD-twointhediagnosisofpulmonaryembolismrecurrence.

Wudaiqiangzhouhuazhoujianying

Departmentofrespiratoryinternalmedicin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MedicalCollegeof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China

(WuDaiqiang,nowthepeople'sHospitalofDongyangCity,ZhejiangProvince,Departmentofrespiratoryinternalmedicine;communicationsAuthor:

ZhouJianying,Email:ZJYhZ@ZJu.edu.c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lasmafibrinogenandD-dimertwoincreasedclinicalsignificance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ulmonaryembolismrecurrence.Methods:70casesofpatientswithpulmonaryembolism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2toSeptember2014,theinitialtreatmentofpatientswith42cases(thefirstgroup),28casesofpatientswithrecurrentpulmonaryembolism(recurrencegroup),plasmafibrinogenandD-ofthetwogroupsoftwodimers,andanalysisofplasmafibrinogenandD-dimerincreasedtwo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ulmonaryembolisminpatientswithrecurrentsignificance.Results:initialtreatmentgroupsofplasmafibrinogenandD-dimerlevelsweretwofor(3.46±1.83)g/Land(1.64±1.29)mg/L,plasmafibrinogenandD-recurrencegroupweretwodimerlevelrespectively(4.57±2.08)g/Land(3.17±2.26)mg/L,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ofdatacomparison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therecurrenceofpulmonaryembolismthediagnosisTheincreaseofplasmafibrinogenandD-twohasimportantclinicalsignificance,andisanimportantriskfactorforrecurrenceofpatientswithpulmonaryembolism.

Keywords:plasmafibrinogen;D-twopolymer;pulmonaryembolism;diagnosis;treatment

肺栓塞是指患者的各种栓子对肺动脉系统造成阻塞而引发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肺栓塞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肺栓塞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目前对于肺栓塞治疗缓解后的复发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对肺栓塞患者复发的临床意义尚无相关研究[1]。因此,本文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身高与肺栓塞复发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探究,为肺栓塞复发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具体报告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7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欧洲肺栓塞诊断指南中相关的诊断标准,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和月经期妇女,以及存在肝炎、肝硬化、白血病等疾病的患者。其中初次治疗患者42例,治疗后再次肺栓塞患者28例。

初次治疗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的42岁,年龄最大的71岁,平均年龄为(56.34±1.29)岁。

复发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的42岁,年龄最大的71岁,平均年龄为(56.86±1.79)岁。

两组患者的各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

1.2方法

初次治疗组:给予患者一般治疗以及急救治疗措施,除此之外,均予以患者华法林和低分组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两药需重叠应用4-5d,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测定连续2次达到2-3后即可停药,改单独服用华法林,患者在治疗缓解后1周抽取空腹静脉血。

复发组:复发组是指在此次治疗之间,进行过相似的治疗后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组患者在入院时立刻抽取肘静脉血抽血穿刺时,要一针见血,避免产生淤血,然后将血液注入3.8%的枸橼酸钠4ml在比例试管内,采血完成后将血样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并进行血浆分离,血浆在室温下2h内进行检测,均采用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进行检测,采用凝固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两组肺栓塞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采用t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复发组患者的数据均明显高于初次治疗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一。

3讨论

肺栓塞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是血栓栓塞,而血栓大多来源于外周深静脉,在血栓形成时,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抗纤溶酶和胆固醇明显增多,血浆蛋白、纤溶酶原等明显减少,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粘附增加,导致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肺栓塞[2]。肺血栓栓塞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死率较高,在临床中,对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临床研究证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与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关系[3]。

D-二聚体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指标,D-二聚体的生成或增高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血栓形成以及溶解的标志,可将其作为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的分子标志物,但是在患者出现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等疾病后,D-二聚体的水平也将随之增高[4]。血浆纤维蛋白原属于急性期反应蛋白,当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时,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蛋白Ⅱb/Ⅲa结合时,会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增加患者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加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形成血栓。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当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与肺栓塞患者的症状相似时,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也将随之升高,如感染疾病患者、脑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和肺血栓患者等[5]。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可反映患者体内的纤溶活性和凝血功能,其反映了患者体内不同程度的血流瘀滞、静脉损伤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肺栓塞患者病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同时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也是提示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主要依据[6]。

本次研究中,分别对初次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以及病情复发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在肺栓塞复发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其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57±2.08)g/L、D-二聚体水平为(3.17±2.26)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36.27±18.28)mg/L,数据明显高于初次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在肺栓塞复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分析其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肺栓塞复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晓鸥,吴雪峰,李艳等.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2):277-279.

[2]张自立,王强.肺栓塞患者98例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8):950-952.

[3]陈桂荣,秦志强,罗维贵等.血浆D-二聚体正常与升高的肺栓塞患者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5):426-429.

[4]宋月华.肺栓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2):1652-1653.

[5]杨庆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变化评定肺栓塞疗效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2):74-75.

[6]田玉玲,雷力民,黄伟等.肺栓塞患者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