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陈雪岩

[摘要]目的:探究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相关因素的调查以及分析。方法:选取吉林以及长春两地区410名养老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DS(社会孤独问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后发现,老年人均存在孤独感,同时对比男性以及女性之间孤独感通过比较差异显著、老年人群是否丧偶经比较存在差异、对比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们应对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重视,从而使老年人可以享受幸福。

[关键词]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调查分析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36.52

作者单位:132021,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

作者简介:陈雪岩(1976—),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社区护理学。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划分为8个时期,而最后时期则为老年时期,在最后的老年时期中则需要获取相应的完善感,同时不应出现厌倦以及失落感,充分表现出智慧的发展[1]。在此时人生逐渐步入了最后的阶段,如果老年人对自身获取了经验,会出现良好的完善感,而上述体验则为生命的完结。然而大部分老年人并不能够体验到此感觉,因此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而人在社会生活中会出现一系列相关问题,从而使人产生孤独感,而孤独则为一种常见现象,会出现无助、郁闷以及孤立等情绪。就目前而言,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同时老年人口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城市家庭空巢化以及留守化的现象较为显著。伴随其身体机能的降低,老年人群渐渐变为弱势群体[2]。经过大量的研究证实,孤独感对老年生活会形成严重的影响,养老机构则是大部分老年人自身选取的生活模式。此研究则将410名养老院老人纳入研究,并对其孤独感因素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以及长春两地区410名养老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老人均在养老机构生活半年以上,按照老人生活背景将其分为丧偶、未丧偶、有退休金、未有退休金四种,其中男性为230名,女性为180名,年龄均在66-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3±6.4)岁。

1.2方法

采用GDS(情绪-社会孤独问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并检测其孤独情绪,此问卷含有15个内容,每个内容存在4级评分,0为很少,1为偶尔,2为时常,3为通常,评定孤独情绪的内容为前8项,而评定社交孤独的内容为后7项。此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在此研究中较为适合。与此同时还应对老年人发放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调查内容包含年龄、性别、是否有配偶以及睡眠质量等相关内容。并且还应和老年人进行交流以及访谈,询问老年人是否觉得自己处在孤独的状态中;当你感受到孤独时,会以什么方法消除孤独感;老年人现在重视的问题是什么等。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分布情况分析

此研究对41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最低分数为0分,最高分数为27分,平均分数为(8.52±3.84)分。

2.2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性别差异情况分析

由表1能够看出,男性通过问卷调查后其平均分数为(9.24±2.35)分,女性通过问卷调查后其平均分数为(7.25±1.25)分,通过比较,男性以及女性间以T=11.008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性别差异

性别人数平均分

男性230(7.25±1.25)

女性180(9.24±2.35)

T-11.0081

P-<0.05

2.3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的丧偶情况差异分析

通过调查后能够看出,共有135人丧偶,275人未丧偶,丧偶人群平均分(10.25±1.89),未丧偶人群平均分为(7.64±2.32),通过比较,T=11.350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丧偶状况分析

类型人数平均分

丧偶13510.25±1.89

未丧偶2757.64±2.32

T-11.3504

P-<0.05

2.4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的睡眠质量情况差异

睡眠在老年生活中具有主要位置,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之后,将睡眠质量分为好、较好、良好、较差以及差,将研究结果进行获取并分析,以F=8.569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在睡眠质量情况差异状况分析

类型人数平均分

睡眠质量好1758.23±2.41

睡眠质量较好808.36±1.58

睡眠质量良好867.63±2.87

睡眠质量较差3810.55±1.28

睡眠质量差3113.42±2.47

F-8.5697

P-<0.05

3讨论

3.1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部门研究统计,因为大脑功能出现退化,同时退休前后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部分老年人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等[3]。而对于空巢老人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则为情感问题,最为重要的则为孤独感。孤独感对老年人社会功能形成了损伤。

大部分老年人对孤独感没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男性老年人。通常情况下,男性被认为是不拘小节的,同时可以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致使男性对自身的关注度逐渐减少,此外当其认为自己处在孤独中时,仅仅只有部分老年人积极选择方法来减少孤独感的存在[4]。通过探究则认为,老年人并没有对孤独感进行理解以及认识,与此同时还没有相关知识以及常识,所以老年人通常没有消除孤独感的重要手段。

3.2养老机构老年孤独感因素分析

3.2.1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性别差异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女性老人和男性老人相比较而言,其女性的孤独感明显大于男性。而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被选择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在老年人中,女性则忙于家务,和朋友出门的次数以及和邻居交流的次数相对较少,然而男性经常外出,和朋友聚会的次数较多,因此性格较为开朗。与此同时,养老机构是否有助于老年人群的生活,还应对其进行研究。

在与老年人进行交流以及沟通的过程中,男性的社会交往明显多于女性,女性比较愿意在家和子孙在一起,然而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男性由于时常在外因此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5]。

3.2.2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在是否丧偶的差异状况

经调查研究后发现,丧偶的老年人群经调查后其分数较高,具有严重的孤独感。以老年人角度出发,伴侣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如果无伴侣其精神状态也会有所影响,因此会打击老年人群的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子女忽视了老年人群之后,老年人因为自身一人生活无法适应,由此能够看出丧偶对老年人孤独感的产生具有严重的影响。

3.2.3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在睡眠质量的差异状况

经调查之后能够看出,睡眠质量良好的老年人具有较低的孤独感。而多数老年人具有较多的失眠时间,然而睡眠质量并不好,通过研究能够看出睡眠质量较差会对老年人的心情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对老年人形成一定的困扰。

3.2.4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不佳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孤独感,曾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身体状况不佳为引发老年孤独的主要因素[6]。老年人自身认为,伴随年龄的逐渐加大,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同时将自己以及配偶的身体状况进行重视。长时间身体不健康者会产生相关不良情绪,例如烦躁不安以及焦虑等,并将所有精力均集中在主观感受中,自己承担疾病的困扰,对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安。多数老年人并不愿意和社会进行交往,从而减少了和外界联系的次数,长此以往则处在孤独状态中。

此外,受到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具有较低的孤独感。通常,此类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可以科学认识到自身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同时对问题也会有深刻的探究,一般情况下会选择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事件的发生,并且还能够和其他人融洽的相处,以免加深自身的孤独感,而此类老年人定期对自身进行反省,从而调整心态。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对问题抱有消极态度,因此问题的发展方向则为不利方向,又无法面对最终失败的结果,所以会加大自身的孤独感。

3.3相关建议

3.3.1增强老年人孤独感的分析

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人数逐渐增加,同时老年人精神以及心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应加大老年孤独体验的研究力度[7]。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增强我国老年孤独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老年人是个体发展的最终时间段,同时在此期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老年人的相关问题应予以相应的重视。国家和政府需要通过相关措施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保障。例如创建老年人专项基金,将老年医疗相关体制进行完善,并为老年人建立老年公寓,尤其是对丧偶以及空巢老人予以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得老年人能够充分感受到国家的关心,并树立老年人对生活所产生的自信心。

3.3.2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

伴随经济水平的完善以及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深,老龄化人口逐渐变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家庭结构也同样产生了变化[8]。目前养老模式有了广泛应用,养老机构以及老年公寓也发展了起来。所以,应增强养老机构的建设,首要任务则应对养老机构的硬件条件进行创建。部分养老机构无良好的设备,同时居住环境较差,老年人并不满意自身的生活状况,因此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此外,还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对于老年人而言,生活在此阶段都会对精神层面进行追求,为此拓展其业余活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养老机构还应具备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定期组织亲友聚会,并时常和家里人进行通话,使得老年人充分意识到虽然自身在养老机构中生活,但是依旧被关心以及爱护。

3.3.3家庭关注的重要性

维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中坚力量则为家庭。当迈向老年期时,其自身的需求也会随之产生改变。老年对生活的需求则为老后有人进行赡养,同时还有继承人;并且老年时能够有自己的住处以及受到别人的尊敬。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所形成的影响,老年人在此阶段希望生活在热闹以及儿孙满堂的环境中,可以受到家人的孝敬,并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子女应对老年人的生活给予关心以及爱护,不单单只对衣食住行进行问候,所以需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而子女对老年人的问候以及陪伴明显好于钱财方面。而家庭条件较好的子女需要长时间外出工作,老年人生活枯燥单调,同时生活质量较低。然而对于条件较为清贫的家庭来说,子女以及儿孙均生活在一起,因此可以相互关心以及照顾,老年人因此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并对生活充满了自信。

对于应激事件的产生,部分老年人则会选择找人倾诉的方法,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等相关方法,而部分老年人则会通过服用药物、抽烟等被动方法进行对待。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选择积极处理方法能够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同时社会接触次数的增加,使得老年人可以乐观的应对应激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人孤独感在老年人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经济收入的不稳定性以及身体疾病等相关因素均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形成了影响。而引发老年人孤独感的主要相关因素分别为性别差异、是否丧偶以及睡眠质量等,所以人们应对其进行相应的重视,同时予以关心和爱护,使得老年人可以很好的享受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希华,周华发.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5):676-677.

[2]严茂红,张智敏.影响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因素的分析——以武汉市3所老年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46-149.

[3]陈晓洁.体育锻炼对城市老年人口社会角色转变的作用[J].课外阅读:中旬,2011(11):15-16.

[4]杨静,董军,严祥等.老年住院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2,32(6):570-573.

[5]周晓丽.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孤独感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47-249.

[6]苏红,王丽娜,周郁秋等.内蒙古自治区某地城乡空巢老年人孤独感与生命质量关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926-930.

[7]王平,吉峰,崔玉玲等.老年人孤独感及其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398-1400.

[8]程淑英,刘伟,张海岚等.集体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孤独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8):524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