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优质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翟冰妍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妇科3018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先兆流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护理人员对100名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别于传统护理的优质护理,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的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的SAS、SDS评分、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2.39±2.43)、SDS评分(40.58±2.5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62.92±2.42)、SDS评分(64.29±2.21),而妊娠成功率(94%)高于对照组的妊娠成功率(64%)。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全过程,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妊娠结果,提升妊娠成功率,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负性情绪;护理效果

先兆流产【1】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在28周之前出现的阴道少量流血,同时伴有下腹部疼痛、腰痛等症状,在产科较为常见,孕妇一旦发生先兆流产,极易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一旦出现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妊娠过程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实施相应的辅助性措施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患者,在患者接受基础检查后,选取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00名:①排除存在以下疾病如精神意识障碍、心理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等;②均符合先兆流产疾病范围内;③参与研究的患者以及家属均支持本次研究;④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目的、实验计划以及实验结果属于知情状况;⑤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的基本要求。本次研究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分布在20-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29±2.53)岁;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分布在21-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64±2.85)岁。在收集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将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护理人员对100名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别于传统护理的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交谈,了解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使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帮助患者排除负性情绪,并与患者讲解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的案例,让患者知晓,通过治疗与护理,能够改善妊娠结果【2】。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讲解妊娠相关知识,让患者知晓保胎的治疗方案,并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3】。

1.3观察指标

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观察指标,通过使用SAS、SD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低于40分则视为负性情绪消失;同时统计患者妊娠成功率。在统计完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后,分析处理各项数据,使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将本次研究中的SAS、SDS评分、妊娠成功率实验数据分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SPSS20.0软件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以a=0.05为检验水准,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下列表格数据所示,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2.39±2.43)、SDS评分(40.58±2.5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62.92±2.42)、SDS评分(64.29±2.21),而妊娠成功率(94%)高于对照组的妊娠成功率(64%),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出现先兆流产的孕妇,首要的护理措施是给予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语言,通过语言的力量鼓励患者,让患者走出负性情绪,从而保证母婴健康,改善分娩结果【4】。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在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时刻感受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的内心状况,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通过为其讲解临床上治愈成功的案例,让患者知晓通过必要的护理与治疗能够治愈先兆流产,提升产妇对于治疗的信心与勇气。本次研究的结果与文献作者刘燕芬【5】所得出的结论一致,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全过程,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妊娠结果,提升妊娠成功率,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琳,王渝.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9):9612-9613.

[2]邓雯.护理干预配合中医疗法对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7,38(3):279-281.

[3]余银英,管延萍.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168-170.

[4]潘隽妮,王霞芬,陶静娟,奚敏郁.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先兆流产保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5(5):85-86.

[5]刘燕芬.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效果、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1961-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