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循证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利用循证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观察

吴丹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天津300381

摘要:目的:讨论?利用循证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防止DVT的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髋关节

DVT即为形成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1]。在临床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护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循证护理,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1-85岁,平均(73.5±1.3)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9例、小学8例、初中9例、高中3例、大学1例、大学以上1例,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2-83岁,平均(73.5±1.3)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8例、小学9例、初中8例、高中2例、大学3例、大学以上1例,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对比价值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护理方式如下:(1)建立循证小组,小组成员为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2)将循证问题明确:根据有关资料证实DVT的发病年龄平均为56.9岁,但随着患者年龄增加,DVT发病率越高,而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平均年龄为73.5岁,而且老年患者存在血管粥样硬化、血黏度高、高血脂等现象,部分患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除此之外患者患肢制动受限、血管损伤、压迫、肿胀等现象均增加发生血栓的机率[2]。在本次护理中提出如下问题:DVT发生原因;如何实施DVT护理。(3)根据问题进行护理,DVT发生原因如下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高凝血液状况,这三种因素中,其中一种因素都不能够导致血栓的形成,血栓是在各种因素相互的作用之下形成的[3]。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术前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检查、病情变化做出合理密切监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护理以及治疗依从性;在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患肢有效的保护,降低血管壁损伤程度,术后护理: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容易发生恐惧、焦虑、急躁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术后结束以后应将枕头去掉患者平卧6/h,取三角垫放置在患者双腿之间,预防髋部外旋以及内收,降低患者疼痛感;术后3d-5d依照患者身体状况,鼓励患者下床扶步行器进行负重行走,预防血栓的形成;对患者实施肢体功能锻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膝关节活动、髋关节活动、肌肉力量的训练,其中包含髋部外展、髋关节伸直训练以及屈膝运动、屈髋运动、抬高直腿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如治疗情况等应用(士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如,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DVT发生率对比

3讨论

DVT是指患者的血液在深静脉中不正常的阻塞、凝结官腔,致使患者静脉回流发生障碍的疾病,本病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属于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4]。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发生DVT,是由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高凝血液状况,这三种综合因素导致,原因如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使用麻醉,扩张血管以及使用止血带以及术后对切口进行包扎、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垫高膝下均可能导致静脉血流速度缓慢;当患者有静脉壁损伤现象发生,对血小板积聚以及形成凝血激活酶起到有利的作用,对血栓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术后患者长时间的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能够引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对静脉内壁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形成血栓;当患者出现高凝血液现象,这种现象是患者受到创伤而引发的应激反应,增加血小板,从而导致血液形成高凝的状态。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主要应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血流速度,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我院在本次调查中实施循证护理,首选明确诱发DVT的原因,其次根据原因进行护理,通过健康宣教可以提升患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理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而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压力,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而实施实施体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实施肢体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血流速度,降低静脉血栓发生机率。

综上所述,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防止DVT的形成,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徐燕.循证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6,24(6):505-507.

[2]黄晓仪.循证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无症状DVT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6):855-857.

[3]曹平.循证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系统医学,2017(19):23-25.

[4]杨晓兰,于倩,循证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2(31):1438-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