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对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对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价值分析

刘芳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对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受检人员(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非孕期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组,分别行单独阴道超声检测、经腹部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对比其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和两组宫颈总长度和宫颈阴道段长度。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00%,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72.00%,(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宫颈总长度(35.12±1.02)mm、宫颈阴道段长度(17.22±1.31)mm,均短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对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值得研究。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

在临床妇科疾病中,宫颈机能不全发病率较高,且该疾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呈年轻化[1]。目前临床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较多,若仅对患者阴道表面和宫颈进行观察,无法及时发现宫颈深处病灶的存在。而随着我国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提高临床检测患者宫颈深处病变的准确率,现已得到广泛应用[2]。本院对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对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价值分析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6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受检人员(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非孕期的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组,各50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上限值36岁,下限值21岁,年龄平均值(28.54±1.36)岁。

对照组-年龄范围上限值36岁,下限值22岁,年龄平均值(29.31±1.02)岁。

两组受检人员的年龄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本组受检人员实施单独阴道超声检测,主要内容:经阴道超声检查:选择患者膀胱截石位进行检查,将阴道探头频率设置为7.5MHz,将耦合剂涂于阴道探头表面,并通过多种形式(即推拉、旋转、倾斜)对患者宫颈内口直至外口总长度、宫颈内口宽度以及宫颈阴道段长度进行全面检查[3]。

1.2.2观察组检测方法

本组受检人员实施经腹部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具体措施:①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叮嘱患者在实施检查前,需使膀胱处于充盈的状态,并取其仰卧位进行操作,于患者盆腔部位采用腹部探头(探头频率为3.5MHz)进行横、纵、斜等多方位、多切面的检查[4]。②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同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对比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宫颈总长度和宫颈阴道段长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受检人员宫颈总长度和宫颈阴道段长度,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受检人员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00%,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72.00%,(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宫颈总长度和宫颈阴道段长度),P值小于0.05。

2.2比较两组宫颈总长度和宫颈阴道段长度

观察组受检人员宫颈总长度(35.12±1.02)mm、宫颈阴道段长度(17.22±1.31)mm,均短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如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增加,进而导致我国妇科疾病不断增多,以宫颈机能不全较为常见。研究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多,主要与后天环境和先天性缺陷影响因素密切相关[5]。宫颈机能不全易导致患者出现早产和反复晚期流产等现象,严重威胁了母婴健康。因此,需尽早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保证母婴健康,同时也能保证女性的生育安全和健康。

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方式较多,主要以超声诊断最为常见,而超声则分为两种,即阴道超声诊断和腹部超声诊断。其中腹部超声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率,但由于腹部超声可受到较多因素(腹部脂肪层较厚)的影响,进而导致诊断准确率下降或出现误诊,增加了医患矛盾[6]。而阴道超声诊断则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将探头进入患者宫颈深处,进而对其宫颈深处病变情况有效探查,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清晰的画面质量和影像资料的信息量,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疾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8]。且经阴道超声诊断具有较多优势,如具有可重复性、操作简便、准确率较高等。从本文研究数据可见,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由此可见,将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00%,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72.00%,(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宫颈总长度(35.12±1.02)mm、宫颈阴道段长度(17.22±1.31)mm,均短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对诊断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许晓燕.中孕期胎囊脱出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10-10.

[2]刘思雨,牛万彬.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在宫颈机能不全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6):106-107.

[3]张欣荣.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孕妇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2483-2485.

[4]张向丽.宫颈机能不全的孕期诊断及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2):93-96.

[5]易海平,张冬雪,覃燕锋.B超监测宫颈长度及治疗性宫颈环扎术在双胎妊娠并宫颈机能不全诊治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7):1073-1075.

[6]李秋玲,刘思诗,崔红,等.妊娠期子宫脱垂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891-893.

[7]黄海鸣,高勇,谭旭艳.盆底超声在宫颈机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4):89-89.

[8]薛洁,耿献辉.宫颈机能不全的早期超声诊断及治疗[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