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杨萌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300100

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7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4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乳腺炎预防护理,观察初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未见乳腺炎,对照组乳腺炎、并发症各4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炎预防护理用于初产妇的产后护理,可有效抑制乳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早吮吸

前言:

作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乳腺炎多发于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这种疾病以乳房肿痛、体温升高等为主要表现[1]。为了抑制乳腺炎的发生,本文将乳腺炎预防护理用于初产妇产后护理,现将76例初产妇的护理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7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4例)2个组别。对照组年龄24-29岁,平均年龄(26.3±1.2)岁。观察组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7±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调查我院2015年全年收治的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状况(产妇临床资料完整)。按照乳腺标准进行诊断:(1)体温升高至39-40℃;(2)乳房红肿热痛;(3)穿刺可抽出脓液(病灶位于腺体后间隙);(4)血象白细胞数明显升高。经调查分析,本院2015年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9.84%。

1.2.2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包含外阴清洁、饮食指导等。

1.2.2乳腺炎预防护理

给予观察组乳腺炎预防护理,具体流程为:(1)原因分析。根据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状况调查结果及临床护理经验,分析引发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护理方案。(2)实施乳腺炎预防护理。健康教育:根据初产妇文化程度,选择适宜宣教方法进行教育。如初产妇文化水平较低,可采用口头教育联合图谱教育,告知产妇初乳含有大量抗感染因子,可改善婴儿的健康水平,以此帮助产妇对母乳喂养及保持乳房卫生等知识的重要性建立正确认知;乳头短平护理:乳头短平的纠正可以乳头纠正器或人工纠正法完成,人工纠正流程为:一手拇指、食指分别按压产妇乳头两侧,对称向外撑开,见乳头外突后,以另一只手捏住乳头,将其向外提拉,提拉力度以产妇耐受为宜;早吮吸护理:产后0.5h后,为产妇提供与婴儿亲密接触的机会,协助产妇与婴儿相互接触(下颌贴乳房、胸贴胸、下颌贴乳房),指导产妇以正确方法哺乳,并将哺乳频率控制在3h/次左右,以促使产妇机体建立反射,保障乳汁充足,并缓解乳房胀痛,预防乳腺炎的发生;乳头皲裂预防护理:分别于产妇哺乳前后,以干净毛巾浸润于40-55℃热水中,拧至不滴水后,仔细擦洗产妇乳房、乳头,保持乳房清洁,增强其皮肤抵抗力,避免细菌侵袭乳腺管,诱发感染;乳房胀痛护理:告知产妇每次哺乳时,尽量让婴儿将乳汁吸净;如产生乳房胀痛,指导产妇取侧卧位或坐位,于乳房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润滑油后,由乳房周围向乳头方向进行推抚按摩,直至胀痛感缓解为止。

1.3观察指标

观察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

观察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工具选用SPSS22.0软件,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如P<0.05,可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

观察组无产后乳腺炎发生,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9.52%,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逐渐升高。引发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原因主要包含:(1)哺乳方法不当。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未采用正确方法哺乳,导致乳汁大量淤积,致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在淤积乳汁内大量繁殖,损害乳腺组织,诱发乳腺炎[2];(2)乳房清洁不当。产妇包裹过严,频繁出汗,且未及时清洗,导致乳房局部潮湿,增加乳腺炎发生风险。常规护理饮食指导、外阴清洁等措施为主,难以有效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乳腺炎乳房护理则通过健康教育、乳房胀痛护理、早吮吸护理等方法,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认知,改善乳房条件,促进乳汁及时排出,降低乳腺炎发生风险[3]。

本研究将76例初产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乳腺炎预防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0、护理满意度97.06%、并发症发生率0,均优于对照组初产妇的乳腺炎发生率9.52%、护理满意度88.10%、并发症发生率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结论:

为了帮助初产妇获得良好预后,医院可于初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行乳腺炎预防护理,以抑制乳腺炎的发生,减轻初产妇的痛苦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永贤.产妇初产发生乳腺炎护理干预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91-292.

[2]王海霞,杨向荣.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乳腺炎发病率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01):131-133.

[3]郑桂英.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J].健康之路,2015,(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