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评价

李小梅

李小梅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6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心肌梗死再发、再次PCI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将其抢救的时间缩短,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疾病具有变化快、发病急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在为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时,其对于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包括职业素质、理论素质、心理素质等,且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急诊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本文主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分组,每组均为50例。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29/21,年龄范围为41岁-67岁,年龄均值为(56.89±6.3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范围为30min-11h,均值为(1.56±0.41)h。

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30/20,年龄范围为41岁-69岁,年龄均值为(56.88±6.3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范围为30min-12h,均值为(1.71±0.40)h。

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干预,按照救治条例和医嘱,合理指导患者卧床,对其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等进行测量,并为患者实施抽血化验,对其静脉通道进行建立,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并及时将患者送入至手术室中。

实验组则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优化接诊流程,首先为患者救治,之后进行挂号,为患者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分诊护理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入至抢救室中,并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救治,在接诊的过程中,若患者疑似为急性心肌梗死,则协助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其左下肢对静脉通道建立,并抽取患者血液实施各项检查。

1.2.2抢救流程优化,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实施护理人员急诊责任制,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尽量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人员在接诊后,快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在其左下肢对静脉通道建立,并抽取患者血液实施各项检查,同时医生在10分钟内为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之后为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对其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

1.2.3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在流程优化之后,应迅速对信息化网络建立,清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讲述,信息共享,从而将护理的效率提高,及时快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反映,缩短患者的体检报告时间以及用药时间。

1.2.4优化转运交接,在患者的疾病确定后,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若患者需要接受PCI治疗,应及时通知介入科医生及心血管科医生提前做好准备,详细完善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对护理文书的完整性进行保证。

1.2.5抢救记录的优化,在实施抢救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抢救过程的记录,包括抢救的具体措施、护理措施、用药情况等,将记录的结果汇集成表,更好进行分析和总结。

1.3观察指标

对2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比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几率以及再次PCI几率的差异性。

1.4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以t检验。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抢救时间、住院时间

实验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疾病发生急骤,进展较快,若患者不能接受及时的救治,则会导致死亡。优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将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对护理的质量进行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疾病一旦发生,则较好控制,因此,应对其抢救的时机进行把握,急诊护理人员一旦发觉患者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则应立即将其送入至抢救室中进行抢救[2]。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能够确保患者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将抢救的时间缩短,且可优化运转交接,减少出现交接漏洞的情况,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增强,将患者运转的安全性提高,且避免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出现交接不良的情况[3],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实验组院内心肌梗死再发、再次PCI率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康复时间,减少其疾病的复发率以及在再次接受PCI术的几率,以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敏,荣燕,翟飞飞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4.

[2]闵鹏.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20-320,321.

[3]盛学相.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8):1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