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对比分析

王玲

王玲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目的:对比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癌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诊治的胃癌患者56例进行检查分为,分别对患者进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胃癌确诊率为96.42%,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100%,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癌的诊断中均有着较高的确诊价值,但由于胃镜下活体检查易出现取材不当等因素影响结果,因此需依照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依据。

关键词: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值对比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占据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首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胃癌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和遗传等均有一定的关系,但胃癌疾病早期缺少典型性症状,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是胃癌普查和胃病诊断中发现,因此对胃癌进行早期确诊非常关键[1]。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是当前临床上诊断胃癌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对比其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6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胃癌疾病;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意识清楚;患者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在35~61岁之间,平均(46.5±0.4)岁。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金标准)。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方法如下:在胃镜下观察患者的病灶,若病灶平坦在中央和四周进行样本取材,若病灶为溃疡性在接近内侧和四周位置进行样本取材,若病灶为隆起型在顶部和基底部位取材,常规取材5块组织作为样本,提升胃癌的确诊率[2]。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方法如下:对直径在1.0cm下的病灶进行取材,若病灶直径在1.0cm以上则在典型部位取材。标本取材后用10%甲醛溶液进行固定,进行石蜡切片和包埋等处理,最后进行染色检查[3]。

1.3检查结果判定[4]

将两种检查方式所得的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确诊率;讨论两种检查方式在胃癌分化程度和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检查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组间确诊率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差异用X2检验,若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100%,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确诊率为96.42%,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上胃癌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多发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男性人群的发病率更高[4]。胃癌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胃窦、胃体小弯和贲门部,较少发病于围底部。胃癌在发病早期无典型性症状,患者大多误以为是轻微胃病,一旦确诊已经是晚期,晚期胃癌的生存率极低,但对胃癌进行早期有效治疗则生存期在5年以上,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对延长患者寿命有着重要价值。

随着临床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在胃癌检查中发挥了较好的价值,胃镜下胃粘膜活体组织检查在疾病的确诊、治疗和预后评价中均发挥了价值,通过胃镜下检查能够发现溃疡性病变或隆起型病变,早期发现异常[5]。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是确诊胃癌的首选方式,通过病理活检能够确诊胃癌,并分析其病理结构。从本文研究上看,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100%,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确诊率96.42%,存在着诊断确诊,仅能够针对性的反应出取材部位的病变,难以准确反应出患者胃癌的整体病变特性,并且由于取材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确诊效果相对较差。胃镜活体组织检查在对分化型胃癌检查时,仅能够对分化较好的组织进行去处检查,对于分化较差的部位存在着遗漏现象,因此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于胃癌分化程度检查仅能够作为参考,需要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进行确诊[6]。胃镜下活体检查的在胃癌病变形态方面的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存在着差异,说明取材会对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取材不规范会导致早期癌症确诊的敏感性较低,因此规范取材能够确诊检查敏感性,提升确诊率。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结构特点,并且其操作简单、诊断明确,是临床上确诊胃癌的首选方式[7]。

综上所述,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镜检查中均发挥了较好的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将胃镜活检结果作为诊断依据,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联合分析,评估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病变形态等,从而确诊疾病,并为接下来的治疗和预后评价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红波.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6):50-51.

[2]田园.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02):134-135.

[3]郝增山.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值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6):21-22.

[4]梁廷红,陈守国,杨洋,周张雷.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值的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1(19):22-23.

[5]赵梅莘,丁士刚,刘琳娜,等.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栓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异同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74-878.

[6]孔伟梁.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检查对胃癌诊断差异比较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5(10):1580-1581.

[7]吴伟刚.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医学信息,2017,26(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