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现状分析

王玲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食品药品监察大队陕西延安715700

摘要:目的探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现状。方法回顾分析我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的药品管理情况,总结归纳当前阶段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对药品管理现状作出相应分析。结果服务模式落后、人员配置不佳和规章制度不完善是现阶段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之类有着严重影响。结论为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改善现有服务模式、优化人力资源,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

关键词: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物管理;风险事件;管理现状

药品管理是指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人体用药安全,以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用药合法性[1]。作为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对该区域的居民提供了预防、护理、治疗与康复的基本知识,它以初级卫生保障为主要内容,是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部分[2]。近些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使得组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医学基础的药品管理体系逐渐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它能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的药品管理服务,保证居民的健康利益,促进药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为此,对我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的药品管理情况予以回顾分析,研究详情如下:

1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现状

尽管乡镇医院的基础医疗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村镇级别的医疗机构仍未建成科学规范的药品存储设施,个别卫生院药房设立的药架与药品数量不匹配,部分药品直接放置于地面;药房未配备专业医用的冷藏药品柜。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管理意识,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药品存放,需阴凉贮存的药品与常规药品一起置于常温环境中,内服药品与外服药品、不合格药品与合格药物混合存放,甚至和其他生活杂物堆放在一处。此外,管理人员缺乏药品养护专业化知识,药品养护记录不规范,不完整。除此之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管理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甚至没有形成对违反药品管理的约束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这种现象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管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用药风险大幅度增加。

2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1服务模式落后

我国当前阶段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管理工作主要是供应保障,如药品计划、入库、出库、调剂等工作流程仍旧是按照以往传统模式开展的,药剂管理部门功能单一,几乎不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作用。管理人员普遍认为[4],药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只需对药物供应相关工作负责。“以患者为工作中心”的服务理念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患者对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的需求。科学规范的药物管理方式尚未形成,没能充分意识到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少药品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组织机构,个别地区即便设置了相关的管理机构,基本上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发挥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发挥对药品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乡镇医院(代购卫生室药品)中,药品批号与订货单上的批号不一致的问题多次出现,未索取或索取的药品供货企业资质不全,索取的资质中法人委托书、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不签字的问题。

3.1.2人员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大部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以护代药”和“以医代药”现象较为普遍[5]。此外,部分村级卫生组织并未设置专门的药品管理人员,在药物的分配与治疗效果评价中与专业人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别。

3.1.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规章制度不完善是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未能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药品管理制度,对既定的规章制度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度,个别人员甚至不了解药品管理这一概念,使得药品管理工作难以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推广。药品供应与调配同样缺乏制度支撑,工作人员分工不明显,使得药品管理工作责任无法具体落实到个人,引发药物存储与发放工作上的失误。

3.2现有问题解决措施

为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出发[6-7]:结合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完善现有服务模式,以患者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满足患者在药品管理工作层面的需求;采取措施实现药品管理与护理治疗等临床工作的协调一致,实现药品管理工作与其他临床医疗工作的有机结合。适当加大药品管理人员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中的比重,定期进行药品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继续学习的机会,促进药品管理人员知识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确保药物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此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应就药品管理工作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确保药品管理者的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制定针对性奖惩制度,提高药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药品管理法规,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为更好得促进药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人员应在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疗机构在购进药品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是盲目听从夸张的广告宣传。在告知患者药物治疗成效的同时,不能对用药后不良反应避而不谈,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明白按时定量用药的必要性,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实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讲,药品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等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中,药品管理人员以中等教育文化水平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服务模式、人力资源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不足,需在发展过程中采取针对性处理解决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的指导,以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药品管理功能的实现,减少管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促进用药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妙娜,肖玮,叶麟欢,等.ABC—VED分类法在传染病医院药库药品管理的应用[J].中国药师,2016,19(1):177-179.

[2]李潇骁,杨土保,钟姮,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综合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10-1513.

[3]夏梅君,应韬,龚时薇.我国应急药品供应管理体系分析——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8):44-47.

[4]张慕禹,管晓东,李江宁,等.评价药品监管部门工作质量的药品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药房,2016,27(1):1-4.

[5]翟龙妹,张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上海医药,2015,36(10):10-13.

[6]潘明峰.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药房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药房,2016,27(16):2243-2245.

[7]杨小燕,许小敏,孙一民,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在碳青霉烯类药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830-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