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

周进升

周进升

孝昌县防疫站湖北孝感432900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与分布特点。方法:2010年5月~2017年8月,于本疾控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选取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以及具体分布特点,以此来为后期检验打下良好基础。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主要为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比为20%、22%、34%,不动杆菌、表皮葡萄菌所占比例小,检出率低;肛拭子与呕吐物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占比例为61.80%,病原菌检出检出率最低,所占比例为6.3%。结论:食物中毒就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真菌、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为了将食物中毒现象有效缓解,基层疾控中心要做好采样、检验工作,将致病菌检出率提高,确保食物安全。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分布特点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testingmethodsand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bacterialfoodpoisoningintheprimarydiseasecontrolcenter.Methods:FromMay2010toAugust2017,200casesofbacterialfoodpoisoningpatientswereselectedfromthisdiseasecontrolcenter.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oexplorethetestmethodsandspecific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bacterialfoodpoisoning.Thislaidagoodfoundationforthepost-test.Results:Thepathogenicbacteriainbacterialfoodpoisoningpatientsweremainlyfungi,Gram-negativebacteriaandGram-positivebacteria.Theproportionswere20%,22%,and34%.TheproportionofAcinetobacterandepidermiswassmall.Thedetectionrateislow;Thedetectionrateofpathogenicbacteriainanalswabandvomitwasthehighest,theproportionwas61.80,andthedetectionrateofpathogenicbacteriawasthelowest(6.3%).Conclusion:Foodpoisoningcanseriouslyendangerhumanhealth.Fungi,Gram-negativebacteriaandGram-positivebacteriaarethemainpathogensofbacterialfoodpoisoning.Inordertoeffectivelyalleviatethefoodpoisoningphenomenon,theprimarydiseasecontrolcentermustsample,Inspectionswillincreasethedetectionrateofpathogensandensurefoodsafety.

[keywords]Grass-roots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bacterialfoodpoisoning;Testmethods;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食物中毒十分常见,属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一种,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污染性食物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作为常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显著提高,将属地管理原则作为依据,基层疾控中心属于食物中毒的检验复杂单位,但是因为检测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检测周期,所以难以将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满足[1-5]。为此,本研究针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与分布特点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0年5月~2017年8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45.02±1.69)岁,男性104例,女性96例。

1.2检验方法

1.2.1准备工作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之后,马上拟定食物中毒检验计划,收集样品与材料,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质量控制与设备仪器检查;将本地区近几年来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频率作为依据,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细致化的研究与分析;将检验人员不定期组织起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其对最基本的要求进行了解,将自身检验水平提高。

1.2.2进行现场调查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之后,检验人员要马上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中毒者临床症状、可疑食物、可能会出现的病原菌;对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了解,初步判断促使中毒事件出现的重点样品和病原菌。

1.2.3采集样品

收集中毒者肛拭子、呕吐物、剩余食物,如果中毒者没有呕吐、现场没有食物剩余,则要收集餐具,采集中毒者的静脉血样,如果测定结果显示为阴性,则要重复采集其它多个部位,注意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防止感染现象出现。

1.2.4具体检验方法

(1)增菌:培养呕吐物或者剩余食物,将其在平板上涂抹;(2)优势菌:图片处理液体样品,如果样品处于固体状态,则先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再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细菌,记录染色反应、形态与数量,对细菌种类进行判断。(3)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分离培养细菌,如果没有明显分离效果出现,则需采用血浆凝固酶平板对其进行分离,涉及主要内容包括ARI细菌鉴定系统、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

1.3观察指标

分析、记录所有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种类。

2.结果

2.1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主要为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比为20%、22%、34%,不动杆菌、表皮葡萄菌所占比例小,分别为2%、4%,检出率低,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饮食与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事件也纷纷出现,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显著提高[6-10]。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食物中毒类型,不仅范围广,而且对人们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基层疾控中心做好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十分必要。从整体角度而言,现阶段还尚未出现一种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的统一检测方式,多数基层疾控中心主要将中毒者的临床症状作为依据,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但是在对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促使检验速度过慢,且检出率较低,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此,本研究主要采用酸扩增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利用显色培养基培养之后能够获得显著分离效果,将一定数目样品制备成混合样,利用温扩增技术对其进行筛选,然后再采用显色培养基分离,细菌采用升华试验鉴定,有利于提高致病菌检出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主要为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比为20%、22%、34%,不动杆菌、表皮葡萄菌所占比例小,检出率低。除此之外,肛拭子与呕吐物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占比例为61.80%。这主要是因为呕吐物、肛拭子均直接来源于中毒者,所以具有较高检出率。针对以上情况,基层疾控中心要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做好卫生宣传工作,确保操作规范,将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合格率提高。

下转第440页

综上所述,食物中毒就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将食物中毒现象有效缓解,基层疾控中心要做好采样、检验工作,将致病菌检出率提高,确保食物安全。

参考文献:

[1]康艳菊.探讨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6):113-114.

[2]曾丽,孙秋香,高艳,等.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1):916-917.

[3]穆海振,张磊,周伟东,等.基于气象因素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系统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659-4666.

[4]栾明春,侯君,陈玉凤.大连市2007~2011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3):42-43.

[5]许慧琼,王一梅,朱军生,等.武汉市基层疾控中心消毒相关检测能力现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2):1190-1192.

[6]李晓燕.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及微生物检验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28(1):6-8.

[7]唐明秀.县级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中国化工贸易,2017,9(5).

[8]朱颖梅,谭海芳,林凤,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2):95-97.

[9]周志盛.对82份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11-112.

[10]黄谷孙,江素红,林奕华,等.2009-2011年汕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与病原菌检测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