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研究

宋秋玲段慧英

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0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收的住院患者,将其依据检测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后者则以前者为基础采用微生物检验方式监控感染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状况。结果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10%,同对照组的4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测方法应用于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可有效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控制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感染监控;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感染率逐年提升。在监控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的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主要途径包括感染途径、易感人群和传染源[1]。随着放射性疗法等方法的广泛使用,均严重影响了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在引发感染的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2]。本次主要针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住院患者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对感染监控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如下报告形式呈现。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80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住院患者,将其依据检测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女患与男患的比例为26:14,年龄最大是77岁,最小是19岁,均龄值数为(43.52±1.41)岁,患病时间在7天-2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0.75±0.26)年;研究组40例患者中,女患与男患的比例为25:15,年龄最大是75岁,最小是18岁,均龄值数为(42.96±1.53)岁,患病时间在9天-2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0.73±0.24)年;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知,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医护人员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给予患者平衡饮食方案,并针对其现象进行相应的照顾和护理,将基本的预防感染措施做好,根据医生的嘱咐和要求,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和环境护理,针对可能引发感染的因素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监控患者病情:①采用环境细菌学进行检测:定期检测医院病房、科室等环境状况,检测医院内部细菌状况,包括住院区域、手术室等;②定期检测免疫能力较弱患者细菌状况:在进行微生物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病房、手术室等细菌状况进行检测,更要注重重症病房的检测,以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疾病,免疫功能较低,所以感染率偏高。③评价灭菌以及消毒效果:以微生物监控标准为依据,评定灭菌以及消毒状况;④定期检测细菌耐药性:针对临床中存在较多的细菌,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检测和鉴定,并对所有细菌进行归纳和分类,总结细菌耐药性以及主要特点。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状况,并将感染状况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整理。感染分为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均录入至SPSS20.统计学软件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统计,采用t值检验由(?x±s)(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由%(率)表示的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结果

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10%,同对照组的47.50%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情如下表1:

3讨论

伴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生物检验被广泛应用于监控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而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种类有很多,因此,在给予住院患者有效治疗方法的同时,也需要监控微生物,目的是快速、准取的查找病原体,避免住院患者引发感染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3],现阶段,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依旧是感染控制,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医院环境以及卫生状况:由于医院环境复杂,接收患者种类较多,使得医院病原体数量显著增加,对于患者家属、患者和医护人员均可能成为感染的传播源,而且,医院长时间保持同一温度,进而增加了细菌以及病原体的数量。基于此,医院需要将预防工作做好,针对医院中可能引发的感染现象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二是大量、大面积的使用医疗设备和器械: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时,医疗器械和设备必不可少,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损伤患者黏膜和皮肤等部位,再加之医护人员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进而增加了细菌以及病原感染发生率,加快了细菌传播;其三是大面积使用抗菌物质和化疗技术等,使得感染以及传播途径显著增加,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在开展各项治疗时,除了密切监测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也要监测医院卫生环境、呼吸道环境等。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10%,同对照组的4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总而言之,将微生物检测方法应用于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可有效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控制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杜琼,涂云贵.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5):190-191.

[2]王翠莲.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0):1565-1566.

[3]冯银霞,国钰梅.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