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营养缺乏症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营养缺乏症的相关性研究

孙玺媛陈宏魏冬梅姜梅于波陈沫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检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12月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住院的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70例,研究%IBW1、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证型:脾气虚证25例(35.71%),肺气虚证25例(17.14%),肺阴虚证13例(18.57%),阴虚火旺证11例(15.71%),瘀阻肺络证9例(12.86%)。(2)性别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男性34例,脾气虚证12例(35.3%)、肺气虚证4例(11.8%)、肺阴虚证6例(17.6%)、阴虚火旺证7例(20.6%)、瘀阻肺络证5例(14.7%);女性36例,脾气虚证13例(36.1%)、肺气虚证8例(22.2%)、肺阴虚证7例(17.4%)、阴虚火旺证4例(11.1%)、瘀阻肺络证4例(11.1%),P>0.05,各证型男女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年龄与证型的关系:40-49岁患者11例,脾气虚证6例(54.5%)、肺气虚证2例(18.2%)、肺阴虚证6例(18.2%)、阴虚火旺证1例(9.1%)、瘀阻肺络证0例(0.0%);50-59岁患者23例,脾气虚证8例(34.7%)、肺气虚证3例(13.0%)、肺阴虚证4例(17.4%)、阴虚火旺证4例(17.4%)、瘀阻肺络证4例(17.4%);60-69岁26例,脾气虚证6例(23.1%)、肺气虚证4例(15.4%)、肺阴虚证5例(19.2%)、阴虚火旺证6例(23.1%)、瘀阻肺络证5例(19.2%);70-79岁11例,脾气虚证5例(55.6%)、肺气虚证3例(33.3%)、肺阴虚证2例(22.22%)、阴虚火旺证0例(0.0%)、瘀阻肺络证0例(0.0%);P<0.05,各证型年龄分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4)%IBW1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中,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肺阴虚证中,中度营养不良为主;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中,重度营养不良为主,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的%IBW1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中医各证型%IBW1的下降,P<0.0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IBW1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5)血清白蛋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脾气虚证中,中度营养不良为主,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中,重度营养不良为主,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的血清白蛋白有统计学差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白蛋白的下降,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白蛋白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6)血清总蛋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脾气虚证中,中度营养不良为主,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中,重度营养不良为主,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的血清总蛋白有统计学差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总蛋白的下降,P<0.01,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各证型血清总蛋白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证为主,中医证型的分布与性别无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病人逐渐增多;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随着营养不良的加重,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的病人逐渐增多。

关键词:晚期肺癌;营养不良;中医证型

肺癌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是我国的特色,是肺癌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医家多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辨证,并且在辨证的过程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的统一标准。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缺乏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NSCLC)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应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病案室查询系统,检索2014年06月至2016年12月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住院的晚期NSCLC病人,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70例,男性34例,女性36例,40-49岁11例,50-59岁23例,60-69岁26例,70-79岁10例。

1.2诊断标准:①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参照《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②临床TNM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1.2病例纳入标准: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标准者纳入本临床研究:(1)符合上述NSCLC诊断标准,病理诊断明确,TNM分期在IIIb-IV期;(2)符合营养缺乏症的症状及客观指标;(3)年龄18-80岁之间。

1.3病例排除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排除本临床研究(1)不符合上述NSCLC诊断标准;

(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肺癌合并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合并其他未治愈恶性肿瘤,以及其他转移性肺癌患者。

1.4中医证型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中医内科学》第五版教材中相关国家标准,分为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

1.5营养缺乏症的诊断标准:(1)3个月来渐进性消瘦,%IBW1指标≤90%;(2)伴有食欲不振(食欲差,食量比健康时减少1/3)、乏力症状;(3)血清白蛋白≤35g/l;(4)血清总蛋白≤65g/l;(5)营养状况按血清白蛋白划分,分为正常(>35g/l)、中度营养不良(28-35g/l)、重度营养不良(≤28g/l);(6)营养状况按%IBW1评估,分为正常(﹥90%)、轻度营养不良(80%-90%)、中度营养不良(60%-80%)、重度营养不良(≤60%);(7)营养状况按血清总蛋白评估,分为正常(﹥65g/l〉、中度营养不良(60-65g/l)、重度营养不良(≦60g/l)。符合1、2、3三项标准者,诊断为营养缺乏症。

1.6研究方法(1)采用中医证型调查表,根据病例记录及入院后第二天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的内容,填写病人的详细的中医症状和体征,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营养不良的相关指标:身高、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

1.7统计分析:釆用SPASS17.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缺乏症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见表1。

3.讨论

肺癌的发生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衡,邪毒乘虚而入,邪滞胸中,肺气阻郁,日久形成肺部积块,肺癌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虚为病之本,实为病之标。肺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伴随的疾病进展,肿瘤的消耗,病人的摄入减少,营养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恶液质状态。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无统一的标准,更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王氏等[1]388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表明从症状体征的分布情况看,肺阴虚是肺癌的主证,脾气虚、肺气虚是肺癌的常见证,按脏腑辨证统计,其发病率较高的基本证型依次为:肺阴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肺阴虚火旺证。许氏[2]对9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无差异,症候以肺络瘀阻型、气阴两虚型最为严重,可能影响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证为主,中医证型的分布与性别无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病人逐渐增多;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随着营养不良的加重,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的病人逐渐增多,因此,在临床诊疗活动中,谨守证型特征,注重培养后天之本,对于老年肺癌患者以扶助正气为主,当患者出现阴虚火旺证、瘀阻肺络证可能提示患者营养不良的加重,提示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少墨,董志毅,屠洪斌,等.388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3,27(5):30-24.

[25]许恒安.9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关系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61-63.